公共财政学探究性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88 浏览:130116

摘 要:当前公共财政学教学仍以“灌输式”及“知识型”教学为主,这一教学模式及理念使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能力培养缺少.原因是这种教学模式及理念违背了教育激励规律和知识建构规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

关 键 词:公共财政学;探究性教学;灌输式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财政学是介于基本理论和应用学科之间的基本应用学科,在学生专业知识建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门课程没有引起学生足够重视,他们往往认为财政学课程不实用、太抽象、不易把握等,不去努力学,为了考试死记硬背.其实,该门课程与纯粹的应用学科相比,因涉及较多的经济理论而显得趣味不足,但与纯粹经济理论课相比,却又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拓展性.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问题.传统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很累、学生很苦,教学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对当前公共财政学教学的现状进行考察,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予以剖析,进而提出改进教学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公共财政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当前,公共财政学教学仍普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时间上的“满堂”,也是范围上的“满堂”.这种方式虽是面向全体学生,却不能顾及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知识及认知结构的差异,一刀切的灌输会让一部分学生因基础薄弱而听不懂课,最终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传统的公共财政学“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效果.据课题组随机听取的一些公共财政课发现:教师上课仍旧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师是“主导”也是“主体”,偶有教师随机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并不积极参与,教师只好自问自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带来了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很累;二是,学生很被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没有积极性,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缺少兴趣.

2.教学内容仍遵循“知识型”教学理念.传统公共财政学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这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型”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传授的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分数,教学方法也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知识型”教学,带来的不良后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造成学生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公共财政学是以抽象的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理论学科,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抽象的,抽象的知识是难以形成深刻记忆的,学生对这种知识的掌握如果不及时付出实践会很快遗忘的.因此,传统上公共财政学“知识型”教学,不仅让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也使学生难以扎实地掌握知识.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灌输式”教学法违背了教育激励规律.公共财政学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很累、学生很烦、效果不佳及不能顾及全体学生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与学生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根据教育心理学激励理论,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来源于愿意学习的动机,也就是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因此,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及实现价值的可能性,并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表现提出表扬.公共财政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主要是这种教学法违背了教育心理的一般规律.一是这种教学法缺乏趣味性.以教师为主的说教,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产生压抑感,并渐渐对教学失去兴趣.二是这种教学法没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缺乏联系实际的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的讲授,无法感知理论对他们的生活会的意义,也就难以产生学习的动机.因此,“灌输式”教学法是公共财政学教学问题的一个深刻根源.


2.“知识型”教学理念偏离了知识建构规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就是已有知识经验概念的转变,是外因通过内因,并最终由学习主体知识重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而获得、转化和评价是一种建构能力,即一种学习能力,新知识的学习应是已有知识形成的能力的扩展与构建.因为新知识的学习与构建,离不开旧知识的运用,而对知识的运用其实就是能力的表现,新知识的补充其实也就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学“知识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仅使知识学习失去应有的意义,也使知识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首先是“知识型”教学的目标无法满足学以致用的需要.由于“知识型”教学是一个学生被动记忆知识的过程,它不仅无法让学生实现有意识的观察、主动的理解与思维及能动的想象,甚至也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记忆,因此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公共财政学教学的对策——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

当前,我们的公共财政学教学仍主要采用传统的以“灌输式”教学法和“知识型”教学理念的传统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受到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实现由“灌输式”教学法向“探究式”教学法转变和“知识型”教学理念向“能力型”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现实生活问题为抓手,以“探究式”教法为主形式,以知识传授为手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国家民委教改项目“公共财政学‘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旷乾(1973-),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财政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