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69 浏览:8579

[摘 要]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医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对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不同群体的高校辅导员在症状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不同工作年限、不同专业以及分管不同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文章建议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建立辅导员心理档案,加强辅导员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推进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关 键 词]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郭艳(1975- ),女,河南洛阳人,徐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江苏徐州221004)

[中图分类号]G45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70-02

辅导员不仅是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力量.辅导员自身的心身状况不仅影响辅导员个人的工作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督导,是构建和谐院校的重要部分,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了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取自江苏、山东五所部属及省属医学院校的在职辅导员,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指导语写在问卷上,调查对象根据指导语要求自行填写问卷,施测后辅以个别访谈.本调查共发出问卷240份,收回220份,回收率91.67%,其中有效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86.67%.其有效问卷中,男辅导员45人,女辅导员163人;1979年以前(含1979年)出生的11人,1980~1984年出生的139人,1985年以后(含1985年)出生的58人;教育学类专业的64人,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56人,管理学类专业的39人,其他专业49人;分管就业工作的58人,非分管就业工作的150人.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问卷为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是目前国内心理健康及其相关研究中选用频率较高的测量工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调查对象一段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一共有90个项目(症状),采用1~5级评分,反映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存在情况.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录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通过与全国常模的9个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在问卷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项目均分上都高于全国正常人的常模,具体的9个因子中,除了人际关系这一项外,其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的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01);人际关系因子得分略低于全国常模,P>0.05,说明在人际关系因子上与全国常态无明显差异.总体说明了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不同年龄层次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除了“其他”因子外,对于总分和另外9个因子,1980~1984年出生的辅导员的得分均高于1979年以前(含1979年)出生的辅导员和1985年以后(含1985年)出生的辅导员的得分,可见,1980~1984年出生的辅导员,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从多元方差分析上看,SCL-90在不同学历状况上,总分、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具有显著差异,Sig<0.05;抑郁、焦虑和敌意因子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0.01,剩下的四个因子,无明显差异,Sig>0.05.

(三)不同专业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辅导员,除了“其他”这一因子外,总分和另外9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教育学类专业的辅导员;并且除了躯体化因子外,另外九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管理学类专业的辅导员;同时,除了强迫、抑郁、恐怖及其他因子外,管理学类专业的辅导员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教育学类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辅导员.可见,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专业变量上最差,其次是管理学类专业的辅导员、教育学类专业的辅导员、其他专业的辅导员.从多元方差分析看,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在敌意、偏执两个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Sig<0.05;剩下的因子均无显著差异,Sig>0.05.

(四)不同分管方向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分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分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由于分管方向不同,9个因子的得分包括总分均有差异,其中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0.01,恐怖因子Sig<0.001.由此可见,分管就业工作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甚大.

三、结果讨论

(一)苏、鲁五所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分析

本研究分析可得知,苏、鲁五所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人际关系因子之外,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的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80后”辅导员已占据了学生管理的舞台.作为年轻的引导者,他们具有其他年龄群体所不具备的特点: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沟通和产生共鸣;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较强,竞争意识、利益意识强烈;教育程度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勇于创新等.但同时,他们又存在政治专业化程度较低、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少、角色定位不准等问题.由于上述思想行为特征,“80后”辅导员对自身要求较高,希望很快能在工作中表现出优秀的一面,从而得到社会的尊重、学校的重视以及学生的认可.但辅导员工作成功概率难以确定,对于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而言,大学五年只是“量的积累”,而非“质的飞跃”,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明显的成绩,优秀的医生需要在多年以后才能显现.这种成果的滞后性无形中导致“80后”辅导员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质疑,自身期望与外部认可的较大差距在心理上得不到有效调节,极易引发心理障碍.(三)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中发现,所学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区别.每年,各医学院校都会有部分本科毕业生留校任职辅导员岗位,他们大多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又多为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与学生有着同样的学习经历,在工作中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建议.但这部分人留校或是想以辅导员工作为跳板,方便继续考研深造,或是因为就业不理想而迫于无奈的选择.经过五年的专业学习,他们更希望从事医生的工作,并且与教育学、管理学及其他专业的辅导员相比,缺乏相应的师范专业背景,缺乏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与高收入的医生同学相对比,理想的破灭、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对自身的不认可,导致了医学专业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

(四)不同分管方向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医学院校也相应开始了大规模扩招,原本的“精英教育”已由“大众教育”取代,急剧增多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就业工作相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其他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难题.而就业率的提高,并不仅仅是学校、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现实的问题,仅依靠辅导员“熬白了头,操碎了心”是远远不够的.职业责任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给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为无法完成的工作过度焦虑,影响了其心理健康.

(五)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发展对辅导员自身的冲击

目前,对于辅导员的未来和前途,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才是辅导员的出路,但所有的推进政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国家和高校对于具体的实施途径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对于辅导员的系统培养也是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长期化、制度化.因此,尽管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定位非常明确,但是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道路却是漫长的,过高的期望和理想化与实施的滞后性让辅导员思想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这种对于前途的迷茫和困惑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建立辅导员心理档案

本调查在访谈中得知,各所高校都建立了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却很少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大多数辅导员对待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能够理解并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帮助,但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却选择逃避或是“能医人却不能自医”.高校应该针对辅导员设立心理咨询及疏导的机构,并定期进行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辅导员敢于去寻求帮助,及时得到疏导和干预.同时,要为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检查和测定,防患于未然,及时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辅导,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二)加强辅导员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辅导员尤其是“80后”辅导员大多专业知识过硬,但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和人生阅历,而这些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素质培训,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不仅仅要通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要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其中,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尤为重要,要把心理学知识作为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只有下大力气提升“80后”辅导员的思想觉悟和职业认同感,才有可能使他们在较高的层次和境界上教育和督导学生,帮助学生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道路.目前,高校大都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年轻的辅导员老师也同样需要.积极为“80后”辅导员队伍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确立工作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巩固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辅导员广泛涉猎多个学科方向,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只有为辅导员的未来和出路做好准备和保障,才能切实解决因此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三)推进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非先天赋予的,而是一个后天培养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逐步推进辅导员的准入制度,严把考核选拔关,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目前,在高校辅导员选聘及选拔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而行之有效的准则或标准,应该增加心理素质评判和测定的内容,筛除可能有潜在心理问题的人选,从根本上保障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朱福妹,朱必刚.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26).

[2]彭恬静.“80后”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特点与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10(8).

[3]颜雄.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2).

[4]周贤君.职业化、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