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范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6 浏览:8192

【摘 要】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讲评范文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 键 词】引导勤记笔记艺术在创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讲评范文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在具体的范文讲评过程中,老师往往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解剖文章结构,评析优美句段,分析思想内涵.这种做法看似科学,实际上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写作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如果机械地引导学生一味地模仿范文,反而会让他们本身的创造力流失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文章的.优秀的文章大多取材于生活,但又能对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使人物更加鲜活饱满,事件更加具有戏剧化效果.因此,老师在教授范文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有关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户外写生、周记等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地发掘细致观察的能力.细致地观察只是第一步,只有勤记笔记才能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素材有效地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写作之用.古今中外许多大文豪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都谈到了他们对于素材的记录,很多作家身边常常备上纸和笔,因为灵感和优秀的素材都是转瞬即逝的,只有养成勤记笔记的习惯,才不至于让灵感和素材消失.关于记录,本人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真实具体.文学作品尽管需要艺术再加工,但也需要一定的生活质感,尤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应该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此外,具体的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在写作时更好地找到写作灵感.第二,有重点、有亮点.每天在我们的身边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我们不可能把它们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值得记录的事件.这种引导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引导,只有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取向他们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事件哪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哪些是可以进入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有意义的事.另外还需要强调一点,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于大人物、大事件的把握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记录他们认为可以在创作过程中驾驭的素材,以便提高素材记录的有效性.第三,生动丰满.对于素材的记录可以说得上已经处于文学创作的初期,所以生动而丰满的记录恰恰很好地反映了学生对于他们记录的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最初印象.当然,“最初印象”可能在事后的细致调查中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是有偏差的,但是,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苏轼与友人同游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时,明知此处并不是赤壁古战场,仍然“将错就错”,写出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因此,错误的“最初印象”依然是创作中宝贵的“一手资料”,可以为创作者提供宝贵的灵感.经历了观察和记录这两个步骤,接下来就要进入真正的写作了.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执行前两个步骤,此时的创作应该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很多学生应该会感到“有话要说”,这就是创作的好兆头.然而,写作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凭观察和记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会出大错,但也一定不会出彩,它可能更像是一篇文学笔记,而不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艺术加工的方式有许多种,以下我只挑选几种常用的方式谈一谈:第一,天马行空.顾名思义,教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比较平淡、缺乏戏剧性,但是,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学生应该适度发挥想象力,为生活中的事件增加一些具体的、有艺术感染力的细节.第二,移花接木.一些事件看似是没有联系的,但有可能在内涵上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学生应该学会“嫁接”,将这些有联系的事件进行有机的拼凑组合,赋予一个个零散的事件新的生命,从而达到“1+1>2”的效应.第三,抛砖引玉.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引子,进行深入思考,发掘其内在的深刻含义,从而联想到古今中外与之相关的大人物的大事件.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宏大的背景支撑.第四,以虚化实.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适度的虚化,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取材于自己的家族历史,但在创作过程中又融入了一些虚幻的想象,并且将一些具体的事件隐去,用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写出来,这样的手法使得《红楼梦》这部书达到了更高的审美高度.这种“又抱琵琶半遮面”的写作手法让作品更具情态和诗性的美感.写作教学的过程类似煲汤,需要慢炖,而且不会很快地见到成效,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写作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一定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孙晓文(1963.4),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