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24 浏览:20812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是每个计算机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关 键 词】分层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竞争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千变万化,计算机已日益普及每个家庭.21世纪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普及计算机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计算机文化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操作,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成了计算机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浅谈一下我的教学经验和反思.

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计划中加入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过20多年的模索,各校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windowsXP操作系统和Microsoftofft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还包含一些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网络基础的内容.教学大多是根据教师的理论讲述,结合学生上机完成实训.

2.存在的的问题

2.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大.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城镇.他们有的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门课程;有的已经学会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基本操作;而个别学生甚至还不会开机关机,更不用说使用鼠标及软件运用了.如此大的水平差异给教学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2.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也能按老师的步骤来操作,但是当题目变换或自己独立完成时就无所适从,不会操作,造成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已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起来的矛盾.

3.教学反思《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打造一个应用平台,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呢

3.1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分层次教学,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首先根据学生的基础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较好的、一般的及较弱的,基础好的学生当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其次在教学中分难、中、易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若完成较易的任务,鼓励学生向较高级别的任务学习.评比也是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打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既调动基础好的同学积极性,也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3.2注重启发,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正所谓“学并快乐着”.教师在授课时应讲究方法,对学生不要“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如在讲解例子时,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讲解,注重告诉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其他相同类型的题目则让学生自行练习和操作.而在实践操作时,发现学生错误,不要急着指出,通过提示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学得才深刻,记忆才更牢固.比如,在讲授计算机基本操作时,有些学生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些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此时我们要鼓励学生,表扬其创新意识,并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能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学到更多的内容,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3依据专业不同,有所侧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知识和技能,掌握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Word文档的应用,讲解更多的办公实例;会计专业的学生则侧重于Excel的学习,在Excel中如何实现账务处理;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于PowerPoint的学习,布置商务会议,产品广告等.

3.4调整教学顺序,提高教学质量.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材顺序,一般是先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及硬件知识、数制转换等,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且晦涩难懂,往往在两三个星期的理论课后,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兴趣.为此,在教学计划上,可以适当调整,灵活安排,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而不必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如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时,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资表”入手,通过讲解“工资表”的功能及运算方法,并上机操作运行,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调动起学习兴趣,为下一眯讲解理论知识打好基础.


3.5教学标准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结果的判定,可以通过能否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标准的.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等级合格证书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普遍途径.许多企业用工标准中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做了相关规定:计算机操作水平必须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标准,能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目标明确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都有所加强,通过老师的有效辅导,加强练习,学生大多都能通过一级考试,我校的通过率就达到90%以上.

自从大专院校扩招以来,中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继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更好地培养学生,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