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地理教育,弘扬地理之美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87 浏览:20719

王树声先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之后赴兰州市某中学短期任教,1954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教直至1988年退休.王先生是我国第一批地理特级教师,他的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情理俱在、发人深省,他坚持行地理育人之路,在教坛上建功树绩、孜孜不倦.20世纪80年代,王先生走上电视台,担任“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伟大祖国地理讲座”等专题节目主持人,播讲效果显著,获社会观众一致好评.王先生发表论文和论著达千万字,其中《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大百科全书地理卷》、《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教海求索五十年》、《王树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为其代表作.由于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贡献卓越,他曾先后被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电化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及顾问,被聘为中国地理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编审部学科审查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1年,王先生与志趣相投的十几位年轻同行组成一个和谐相处的民间教研小组,谓之“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实行“资源共享、成果共荣”.这一例当可谓为“自主创新”,现今,地理工作室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一、三尺讲台写春秋

王树声先生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战线堪称典范,为广大中青年地理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王先生的教学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板图板画艺术、演示艺术、仪容动姿艺术和组织教学艺术均十分出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具有高效果、高激励和高审美功能.这些功能全面体现了王树声先生的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出王先生的教学特色是“育人为本、不断创新、突出能力、重视过程、方法灵活、务求实效”.

教学中认真钻研是王先生的一大乐趣.时期即使不能正常上课,他也在抄写“气象学”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王先生订阅了多种杂志并关注地理学和教育学的新发展,1979年北京地理学会恢复活动召开年会时,王先生就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1982年高中开设地理课,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来讲,人地协调、环境保护的理念被引入地理教学中,王先生认为这是突破“高原期”的极好机会,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知识,是他当时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学创新是王先生的一贯主张,他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把课教下来,而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听懂了、学会了、做对了、熟练了、能用了.当今的教学不是满足于记忆、理解就够了,而是要求会思考和应用.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会用,教师就要会教,会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路.告诉学生怎么想,大家可以讨论从哪儿去想,先想什么后想什么?”

王先生对新事物的探索一直贯穿在其教学中.如在课堂上引进讨论、竞赛,设计灵活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设计等.后王先生制作许多幻灯片,并写出“论地理教学幻灯片的分类及其应用”等论文.同时有意识地将一些科普电影引入课堂,如利用《宝岛台湾》影片结合自绘幻灯片在北京电教馆上大型公开课“台湾”.学校建立了白昼放映室,将很多科普影片应用到教学中.

王先生对应用电教手段非常感兴趣,并热衷于尝试应用各种电教媒体,他曾说:“我深感通过声像教学确实可起到黑板粉笔挂图不到的作用.”2001年王先生被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聘为综合所所长,有机会接触电脑,于是向往已久的电脑学习开始改变其写作习惯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那时他已73岁.王先生觉得每天将背诵的诗词、对联敲进键盘是一种享受,看到自己打印出来的“作品”,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后逐渐敲得熟练了,又开始学做PPT,并用电子发信息和朋友进行交流,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感兴趣的资料,查阅记忆中缺失的漏洞.他外出做报告、录像、讲课,都是自己做PPT.

二、智慧精神润无声

王树声先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倾毕生精力,影响着时下的教育生态,成就着地理教育的未来.无数学生与地理教学同行都聆听过王先生的谆谆教诲,领教过王先生的严谨治学,欣赏过王先生的时尚思想,享受过王先生给予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营养,时至今日,依然指导着地理教育和研究工作.

王先生教学中非常注意“人”,即学生,强调教书育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他较早就系统地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能力的方法,并且较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与策略.在此基础上,王先生提出“重视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重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重视教学情境的创造,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开展课外活动,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和“改革考试方法,着眼于灵活运用知识”等见解,不但有利于中学地理教育与教学任务的落实,而且也有利于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从王先生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他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基本规律,每一节课都能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放在突出地位.从他的总结和回忆中也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生一直对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智能发展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先生意识到,21世纪的地理教育如何发展,取决于如何转变并确立新的地理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扩展,反映出以王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地理教育工作者对跨世纪社会、科学和教育发展的敏锐审视,以及经过反思后的地理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深化.

进入21世纪后,王先生对综合能力培养和学生潜能挖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高考考场是考生能力的较量,也是考生潜能的展示,潜能的积累决不只是高三年级一年的‘功劳’,各年级都应为积累学生的潜能作出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空间概念、严谨的时间意识,以及遣词用句、谋篇布局的表达能力,都是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王先生的教育语录数不胜数,感染与激励着无数人.如他对“老与少”、“大与小”、“多与少”的认识:“年青时多向长者学习,成为长者时更要向年青人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每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地理教育也是如此,地理教师教学每前进一小步,地理教育事业就会前进一大步”;“团队一员每次带来的一个点子、一个想法,融汇后,带回的却是多项思考与收获”.

三、徐步亦如歌

86岁的王先生(1928年1月出生)正在做什么?他在为《地理教学新论》构思,为《区域地理》修编着笔,为“地理精品课堂”策划,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点津等正如王先生所言“晚霞仍似火,徐步亦如歌”.

此生忙里过,难评苦乐多.

以情参世事,将寿补蹉跎.

履健思能静,心安气自和.

晚霞仍似火,徐步亦如歌.

――自题小像

这是王先生在80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感谢这么美好的时代,给予我继续发展的机遇,一定要抓住它、珍惜它.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不断发展,永葆教育青春.”王先生所撰几本书的书名都离不开理论、思考、实践等字样,说明王先生的教学生涯一直在探索、思考、实践.探索正未有穷期,“征帆不落,再启航程”曾是王先生过去的愿望,现在王先生仍然希望自己能再多做些事情、并做得更好.

王先生从未停止过在地理教育事业上奋斗的脚步.退休后,他离开了挚爱的讲台和学生,又成为对青年教师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良师益友.对于中青年地理教师的成长,王先生给予极大的关怀.他开放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教师,言传身教,谆谆教导,并积极担任有关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还毫无保留地对身边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都能热爱并胜任教学工作.经他培养的北京师大附中青年地理教师,都已成为中学地理骨干教师.为系统培养中青年地理教师,王先生先后在电视台、电大和电视师范学院主讲“中学地理教学”、“中师地理”、“中学地理教材教法”、“中师自然科学基础”(地理部分)、“地理教育研究”和“高中地理复习”等课程,并在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举办的青年地理教师培训班授课,曾为北京教育学院高级教师研讨班、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北师大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班等讲授《地理教学论》等课程.2010年以来,王先生又在教育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多次担任教学专家.

多年来,王先生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区的115个市、县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从东北到西南、从沿海到内地,到处留下了他的身影.这些活动包括有关教材、教法、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电化教学的系列讲座,有关教学法、教师素质、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师成长之路的专题辅导,有关思想教育、师德教育、素质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的演讲,有关更新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学术报告.王先生一如既往地显现出执着追求、谦虚谨慎、诲人不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继续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

2001年恢复地理高考,为让年轻教师了解改革后的高考,掌握复习指导的理念和方法,王先生带领一批年轻地理教师,成立“地理备课组”.后来与天域北斗图书公司合作,撰写图书,编制地图,成立“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民间学习型组织.其中的地图系列、高考研究系列和备考指导系列书籍,都成为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用书,深受欢迎.同时,研究室对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问题也作出探讨.每年的年会是很多教师向往参与的活动.目前在全国成立了一些分支机构,如河北唐山“728工作室”、云南昆明“星云”工作室、浙江杭州“七星”工作室、湖北武汉“忽悠”工作室、新疆乌鲁木齐“绿洲”工作室、安徽蚌埠“平台”工作室等.

生活中有一个偶像,一生温暖;事业上有一面旗帜,终生受益.王树声先生,一位受人尊敬的成功师者,带着对地理教育的热爱用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学地理教育界勤恳耕作.王先生超越了知识的传播者与思维的启发者,他称得上是我们的偶像与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