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生态文明建设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4 浏览:17478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11-01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类的各项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环境主要是生态环境.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必须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在利用而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性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意识形态.生态文明观决定了人们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树立生态文明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因而生物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概念,还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应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1.渗透生态环境知识

生物教材中的生态环境知识,大多比较分散,比较隐含.生物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渗透一些生态环境知识,如在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既是过滤器、解毒器,消声器和气温调节器的作用,认识到破坏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异常,水旱灾害等,还应渗透植物在维持二氧化平衡方面的作用,进而知晓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等的重要意义.在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废塑料污染物和农药污染物会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并随植物对水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内容;例如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即便是显现的内容,也可进行拓展,如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可渗透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方面知识.比如盲目开垦种植作物、过度放牧和乱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合理利用会破坏原有食物链,反而导致畜牧业减产、草场严重退化,甚至沙漠化.再比如讲到生物圈概念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后懂得,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甚至根据需要去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只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产和生活,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讲藻类植物时,可加进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海中赤潮和淡水里水华的原因及危害等方面知识.

2.唤醒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包括自然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生物课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生态环境知识,还要使学生形成了思想观念,建立了生态学意义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亲和的自然生态观.建立生态文明意识的首要问题是确立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基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应该适应自然,而且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创造适于人居住的环境.从而上升为人的精神生态.

比如尊重自然的建筑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设计.将建筑融于自然,使其与自然有机结合,保持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因为自然景观和大自然的环境质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应该说更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实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3.树立生态道德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的局限和致命失误是其背后的人类中心论.人类总是以自然的主宰者自居.因而在传统道德中,自然被排除在道德大门之外.生态道德把自然纳入道德范畴,从而为规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了逻辑基础.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生态道德.引导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作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以社会公益和生态持续化为基础的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明确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生态道德认为,人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当然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但是,人类在享受自然权利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这种权利和责任应当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只是自然的一员.

立足课本,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生态道德观念是人们对生态善恶感、生态良知、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的认识.作为涉世不深的初中学生,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念主要是在对生物学知识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内化为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立足课本知识的讲授,通过精讲课本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4.确立生态文明观

人类的从以前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生态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在中学学科中,生物学是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学中的生态文明观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创设美好家园中来.就众多的生态问题而言,生态文明观在可分为生态环境价值观、人口观、资源观、生态利益观、生态平衡观等.

生物教学中要积极拓展教材空间,尽可能拓展学生视野,结合生态问题的相关实例,各种调查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反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向学生分类介绍我国动植物资源时,要有意识地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教育;在介绍森林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环境与木材谁重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资源价值观;还可以利用典型的生态问题案例来唤起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如沙尘暴、赤潮的报道,国家休渔政策及效果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知识.要注意唤起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正确地理解"珍稀"、"活化石"的价值.

人们以强大的科技力量改造着世界,现代技术文明给人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物种的灭绝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重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传统的生态观念,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如打蛇就不是生态文明,可结合蛇与鼠类相互关系,以详实的数据,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有利于理解食物链网知识,树立正确的物种观.

5.培养生态文明行为

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及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分析人类行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明确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要注意宣传生态环保法规,有意识地把学生建立的知识、意识、情感、观点引导转化为道德行为规范,师还要注意日常教学以及生活中的点滴渗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不断强化生态道德意识.如介绍动植物资源时,要注意揭露一些社会丑象,如餐饮业经营濒危野生动物菜肴,有人滥砍滥伐树木等,引导学生辨明是非、善恶;当发现违背生态道德的事情时,要勇于伸张正义.从选择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在生物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例如不践踏草坪;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在校园里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对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学生可塑性强,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有心去做,一定能为实现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生态义务感,并引导养成学生的生态行为规范.


时代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只有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够实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久生存,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实现社会和谐.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规律办事,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学生的自觉义务和行为,使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宝贵财产--地球,能被人类永久地利用、持续地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