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其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05 浏览:21357

摘 要: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显现,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虽没有给出系统的生态理论,但其中也不乏深刻的生态思想.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和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环境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自然;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80-0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给人类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载体,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无限制和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马恩所处的时代,生态问题虽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深刻见解.马恩的生态思想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一)马恩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与自然的统一

马克思抨击了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理论,主张以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讲,自然的存在先于人类,人类源于自然.同时,人存在于自然界中,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等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马克思不仅强调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人对于自然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383恩格斯所说的“统治”绝不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进行统治和支配,而是主张人作为自然的能动的一部分,自觉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统治”,这种统治和支配是建立在“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表现在人是自然的能动的存在物,同时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然首先表现为“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的肯定.”[2]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在人之外的存在及其对人的效用;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为“本质的对象等对人的存在”[3].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说明了原因.环境学家阿伦盖尔认为“文明的标志是对世界本质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深层设定,因此也就是对何为值得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的深层设定,这种设定充斥着包括实践和制度在内的全部文化领域,并在漫长的时期中被体现并表达这些深层的生命形式所复制.”[4]因此生态文明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定为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人来不断完成、复制和发展的.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5]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征服对象的劳动,而是根据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相似度检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都是以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生态环境必然沦为被生产所奴役的对象.恩格斯拒斥这种短视行为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结果.那些只有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滥用,创造了“繁荣”和“胜利”.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这种虚检测的“繁荣和胜利”,他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等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然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383

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内在统一、和解的最终方向.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将自然问题的解决付诸实践,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二、破除资本主义霸权逻辑,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是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佐证.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两者相生相协.所谓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不过就是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而这必然强化对工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迫,加大成本外在化的力度,加剧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相伴的日益加大的能源成本、交通拥挤成本,以及高额的地租等都会带来原材料的短缺,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和利润的骤减[7].西方环境运动积极试图解决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但他们从未触及资本主义的制度,因而永远也无法摆脱生态危机.有的生态学家呼吁开展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试图从道德层面解决生态危机,建立一种生态.另一些环境学家主张从经济的角度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出经济“非物质化”,实际上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每单位货币GDP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非物质化”增长是一幅美丽的经济增长图景,但这种图景始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技术的伟大功绩早就被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所证明,部分生态学家企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事实上“杰文斯悖论”早就指明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最终都导致了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加. 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环境问题的教训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我国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培养、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

人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环境的敌人,而人是所在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困境.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自觉.“生态文明”概念首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态文明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首先要求我们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指标当中去,克服追求经济高效发展的片面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形成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改变旧的生产目的和方式,满足人的真实需要

社会主义要从传统的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走出来,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生产目的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绝不能沿袭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大生产,使得劳动产品最终成为异化的力量来反对劳动者,反对自然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立生产的目的,首先应该要明确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虚检测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需要确认自然的尺度,即尽量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发展的需要,必须使生产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以这两个基本目的为前提来发展生产才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否则就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需要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探索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石,但是我们不能寄望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去找一个现成的生态环境规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现实地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利用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摒弃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