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思想考察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22 浏览:45172

【摘 要 】城市是人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从以自然为本到以人为本(狭义),再到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广义的以人为本),是自有人类以来,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重大飞跃.

【关 键 词 】生态城市;哲学底蕴;思想考察

1.哲学视野中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词,但其内涵却是十分丰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其界定也各不相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从地理学家的角度来看, 城市是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为主的聚落;从人口学家的角度看,城市是人口集中达到一定规模的居民点,以非农业人口数量作为确定城市的依据;建筑学家则把城市视为区别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形式等等.在比较权威的词典中,城市的定义也各有侧重.《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和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的规模大,也更为重要.”《苏联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规模大的,其居要从事工业、贸易以及怎么写作业、行政、科学和文化领域的人口聚居地区,是周围的行政和文化中心.”《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市政自治体的类型,是比较密集的相当规模人口(2500人以上)的聚合体”. 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地理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对城市的解释不一而足,各具特色.

关于城市的本质也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城市的本质是生产,强调城市的经济生产功能,认为城市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生产的集中地.(2)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市”,即市场,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但认为城市的经济功能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市场是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表现.(3)认为城市的本质是生活,是市民的生活.这三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从根本上看来,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城市的本质在于市民的生活,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市本质的共识.亚里士多德曾给城市下过一个非常经典并广为后人认可的定义:“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建筑师沙里宁认为:“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设施”,“我们应当把城市建造成为适宜于生活的地方”.雅典宪章强调:“对于从事于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英国学者w.R.雷萨比在谈到城市的本质时说:“简言之,城市生活就是一种‘文明’.城市生活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一个更加洗练的文明与礼仪的典型.而文明的最高目的就是建设一个美丽的城市,然后在这里过着美好的生活.”总之,城市是长期的生活积累,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城市首先是“生活的城市”,“生活”是城市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尽管对于城市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意见.但从哲学层面上看,我们认为,城市是人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易经》中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之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其实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人居环境.它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人文环境为追求,塑造着一种集聚了人类理想的生活空间和氛围.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从自己时代的文化理想出发,不断设想和追求着理想的城市,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理想注入到城市的实际建设中.因此,城市就是时怎么发表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城市也必将随之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认识水平以及时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和支配着城市的发展状况.

从以自然为本到以人为本(狭义),再到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广义的以人为本),是自有人类以来,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重大飞跃.

2.以自然为本

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从总体上和宏观上进行直接观察,并从总体上加以抽象和猜测,在追求自然界万物本原中,寻求统一.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西那库斯尝试过建造一个理想的城市,希望用理性的手段把尺度和秩序加入到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他认为城市的发展起源于农村地带所没有的、对奢侈生活的愿望,所以希望回到自然的社会秩序之中.在这种哲学中,科学思想与人类理想融于一体,科学还没有获得其独立的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城市往往是自发演变发展、有机生长,对城市结构与形态的调整与改进全凭实践经验和天才直觉.即使是有所规划,也大都能够较好地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环境.从地域的选择来看,除少数作为都城的大城市以外,最早的城市大都是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城市活动对环境影响也较小,甚至与大自然达到了十分协调的地步.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人类将生态平衡等因素自发性的考虑在内,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发展中已有了朴素生态学思想的萌芽.[1]

我国古代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反映到城市发展中,表现为强调人、城市与自然的结合.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古代传承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而且这一哲学思想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当中.特别是中国古代的都城,无论是城市的形态构架,还是城市的主体建筑和城市与其所处位置的天地联系,都深深地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是天人之间的相似度检测,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2)对城市选址的影响.春秋时期的管子所著《管子》一书提出了一些城市建设的原则,具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管子度地篇》:“天子”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择”,即城市选址要用水方便,排水通畅.这些古城在选址上非常讲究,其选址原则一般是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盈等.秦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它的建造就是“就地利”的结果.(3)对城市建设工程的影响.据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在供水、防火、绿化及建筑物的布局等方面已经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的因素.如开封城曾在公元955年针对人口增加、建筑拥挤、城市弊病出现苗头的形势进行改建和扩建,扩大城市用地,拓宽道路,改善交通,制定防火与环卫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加强城市绿化,使开封成为一个水声潺潺、花香袭人的优美城市.根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华盛顿,2001)的《世界观察专论》第147号和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数据,公元1000年世界上10个最大城市的状况表明,当时开封人口为0.40百万,居世界第二位,环境优美、宜人居住.(4)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影响.城市园林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城市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中国的园林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以山水为主,主要表现自然美,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由于园林建设受外来干扰较少,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园林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人类活动中最成功也最明显的表达.另外,由“天人合一”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风水等思想,也对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管子五行》中就有“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论述.对城市建设来说,就是要注意方位,使东、南、中、西、北都得到合理的利用.而“风水”也被认为是古人环境选择的学问,其核心是生态环境,要求在特定的环境内相互协调,以达到生态环境内部的统一.[2] 3.以人为本

近代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伴随着近代科学而成长起来的机械论哲学.由于牛顿力学在指导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这种哲学无疑在近代得到了最广泛的普及,取得了强势的地位.不可否认,近代机械论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科学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期间,隆隆的马达声和滚滚烟尘,成了城市发展的象征.凭借着技术的力量,人类演出了一幕幕“壮观”的改造自然的场面,引起近代城市本质的根本变化.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巨变,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范围加强;人类构建了整洁有序的城市物质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完备的城市市政怎么写作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但伴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牛顿力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只是理想条件下的单一规律,只是自然界客观事物无限发展的整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牛顿力学所采取的隔离分析法,容易在观念上引申为一种封闭的、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奠基于牛顿力学基础上的近代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是机械论和还原论,它过分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它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作为城市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他者的利益和价值,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实践中看,城市越来越成为钢筋混凝土的人工构造物,路面硬化隔离了人类与大地的联系,使人的生活空间“不染一丝尘埃”,拒斥自然要素的参与.在城市生活中,强调高度竞争而忽视协调的价值观念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们普遍的感觉到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异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设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但是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后果,导致自然生态失衡、社会不公正,损害后怎么发表展的可能性,使人类发展陷入困境之中.[3]

4.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性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开始系统而全面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文化模式.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拓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生态哲学应运而生.与近代机械论哲学思想不同,生态哲学强烈主张用一种整体论的观点来考察自然,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世界,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作为一种自然观,生态哲学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要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作为一种理论思维的新模式,生态哲学为研究人与社会的合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在这种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人类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各个领域中,生态作为一种缺损的配置开始为人们所逐渐“发现”.不管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社会经济、政治规范上,生态都在成为一种必须的要素和评价的标准.反映在城市发展上,人们逐渐表现出对城市与大自然相融合、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强烈.与此相关,城市评价的标准也由原来的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等转向文化、绿野,转向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发展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向.

自城市诞生以来,城市规划与建设就自觉地、不自觉地遵从让居住形态和生存空间成为最适宜人的生存条件.从《明日的田园城市》构想出对“田园城市”的憧憬,到《雅典宪章》表达出对“家园城市”的渴望,再到《马丘比丘宪章》表达出对“生态城市”的向往,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追求.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正是迎合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脉,触及了城市演变的灵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田园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的许多思想来自于19世纪末期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的里程碑,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该理论认为生态城市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英格兰的莱奇沃思(Letchworth)就是霍华德设计并于1903年建成的田园城市.历经一个世纪后,该镇仍然是最宜人的人居环境之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苍穹笼罩、微风吹拂、阳光送暖、雨露滋润下我们的美丽土地,体现着上苍对人类的热爱.”“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等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2)自然、和谐、人本是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生态城市不仅追求自然美,而且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与自然充分融合;“和谐”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人本是对生态城市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生态城市的终极目的,当然这里的人是指整个人类,包括前人、今人和后人.美国现代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Peter G Rowe)曾告诫说,不要将城市建成这样一个地方――“到那儿去看看倒很有趣,但我不想生活在那儿”.生态城市能够满足居民衣食住行、舒适环境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能让人们既愿意到那儿看一看,更愿意在那儿生活.(3)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城市及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中,人们逐渐在新的发展上达成了共识,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包括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进步的完整现象,是人类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眼前的利益,不能仅仅考虑当代人甚至少数人的舒适和享受,更要顾及全人类的可持续的长久生存.应当说,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经过长期反思后的理性选择,为了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而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人类唯一的出路便是建设生态城市.[4]


从实践层面来看,生态城市已经初现端倪,方兴未艾.正在规划的日本新首都,提出避免高层建筑集中加剧“热岛效应”,并试图通过绿地和建筑群的合理布置,形成“冷岛效应”,使城市中心保持良好环境.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所谓“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所有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我国自江西省宜春市1986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生态试点工作以来,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把生态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积极加以实施.这种来自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又反过来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学术研究也越来越面向生态城市实践,越来越具体和深入,表现出学术界对生态城市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殷切希望.[5]

总之,生态城市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资源,同时也必须从有史以来其它的文化遗产中获取经验和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选择;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取对自然规律的深层认知,使人类得以正确把握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因此,要在实践上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法律规范,确立起生态哲学、生态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生态文化,使这种新的文化理想普及开来,走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使之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深层的思想观念,从而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古老梦想,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

[4]李博.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5]吴明军.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研究[J].工程科技,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