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改革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47 浏览:131373

【摘 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终身教育理念日渐被人们认同,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以终身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为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一探讨.

【关 键 词 】终身教育;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等教育必须发挥起关键作用,以终身教育观念为基本前提,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和体系中,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的,同时也必须抓好重点,明确自身战略地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的,迄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终身教育理念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特点适应了当今时代教育的需求,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人才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究其特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系统性.系统性主要是指其在时间层面上来讲,终身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贯穿于人生的各个年龄段.第二,整体性.整体性在于把教育寓于多种社会活动中,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包括其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第三,完备性.终身教育理念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特别是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也具有巨大的灵活性,是每个人在各自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能进行学习和完善,进行清醒的自我认识和不懈的自我完善.

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必然会对人的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并且将会影响和改变传统教育的体制,包括驾驭内容和教育方法.正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要求,使得传统教育不得不思考其发展的轨迹,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对于能够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提升技能、适应行业发展的继续教育也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下的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必将得到长足性的发展.

终身教育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当今的时代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劳动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必然需要终身教育来调和时代的需求与结构的矛盾.知识经济社会,顾名思义,劳动一直是劳动为主,体力劳动的比例将会迅速降低.可见,社会发展不仅给知识缺乏者更少的就业机会,而且也给知识缺乏者和旧知识拥有者更少的就业机会.知识劳动将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谋生手段,而知识将成为人们生活的最基本消费品,知识占有量的程度将是其富裕程度的基本标准.社会劳动的结构性变化也就意味着人们必须适应致使劳动的要求,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是在传统教育还是创新教育中,终身学习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有加强终身教育才能合理的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使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的基本手段.

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但是高等教育事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差异性极大,缺乏有组织的统筹规划.其次,高等教育的观念落后.高等院校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鲜明,扁平化、趋同化日趋严重.再次,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和陈旧,不能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此,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尤其在更新观念、提高质量等方面,任重而道远.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教育重点,构建强化实践基础上的教学新体系,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并且结合社会需求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改革要落实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科学设置上,使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继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举措

(一)教育观念由计划培养向市场导向转变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缺乏明确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因此,必须转变办学观念和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力度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上的实践性和应用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智力支撑,使之得到人才上的输送保障.面向市场,怎么写作市场,使高等教育由计划培养向市场导向转变,以就业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有相当一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定位以实践应用性为教育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力求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技能和事业道德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二)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课程观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所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间的融合与独立的现实情况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专业动向变化趋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意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内容的组织要注重知识模块的合理分布和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要形成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并且要注重行业和院校之间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方法,加强国际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做好学生、院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力地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就应当突出技能的培训,改革教学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

(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在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方面,要进行统筹规划,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具体来讲,首先,要增加经费投入,支持高等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其次,发挥桥梁协调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机会,为教学效果和企业经济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最后,要对招生考试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完善教育结构,规划教育布局.

政府相应政策的出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才能逐步转变和改善学校、企业、社会在教学观、培养观、就业观上的差异,以此突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保障,必须在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使之合乎时代节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