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19 浏览:44340

摘 要 :本文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发现我国各区域金融生态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区域间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各区域金融抗风险能力、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同,以及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

关 键 词 :区域金融生态;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19-05

一、引言

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周小川(2004)在公开场合系统性地提出金融生态.认为我国各地区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区对银行业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二是各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三是各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山李扬、王国刚(2005)认为,经济地理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差异、政府所主导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金融生态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构成金融生态各要素的贡献弹性,发现法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金融发展、金融机构独立性和信用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75%左右.笔者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地区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地区间金融抗风险能力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大.

二、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

徐诺金(2005)借用生态学原理,将金融生态表述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萧安富、徐彦斐(2005)将金融生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其中宏观层面包括产出、国家法律等因素;微观层面包括产业结构、银行业产权结构等金融交易中的特定规律安排.从已有的研究看,国内学者注重对整体金融生态的考察,相对忽视各区域金融生态的研究.因此,笔者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认为区域金融生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金融生态主体,在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其特征表现为:

1.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依存性.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金融机构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流动性和支付便利,促进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为金融机构生产的金融产品提供运行场所,促使金融机构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金融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可以防止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机会主义倾向、利益冲突与摩擦,弥补信息不完全和弱化外部效应因素的存在.

2.区域金融体系部的稳定性,根据徐诺金的观点,对金融生态的研究,需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展开.因此,可以将区域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看作区域金融体系.其稳定性需要通过区域金融生态调节进行,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区域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3.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金融生态体系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主体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特征.最终形成不同的金融生态状况.因此,区域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必须与金融生态环境相适应.如果金融生态环境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法制环境和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生态主体就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必然会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从而冲击整个金融生态系统.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分析

1.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虽然欠发达地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和产权交易等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就是资本市场的渠道逐步发展起来,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但是相对间接融资和投资需求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从全国股票筹资额和上市公司数看,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少,股票筹资额低,而东部地区股票市场发达,上市公司多.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1388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37.3%:东部地区上市公司756家, 占全国的比重为54.4%.到2005年底,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1397家,其中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增加到773家,占全国的比重55.3%:中部地区上市公司230家,占全国的比重16.4%:西部地区280家,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0%,股票筹资额29.2亿元,比2004年下降74.1%.特别是西藏上市公司最少,只有8家,2003―2005年无新的上市公司,由于2005年股市低迷,东北三省未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2)债券融资比重的差异.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渠道,债券融资的优点在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和负债结构,避免股权分散,相对于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的资金运用自由度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融资工具.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通过债券融资1413亿元、117亿元、27亿元和32亿元,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债券融资居前三位.而西部地区的债券市场发展极为落后,2005年,西藏、青海和甘肃无一家企业发行债券.这种状况表明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导致居民在投资渠道方面缺乏更多的选择,而且也难以产生投资的积极性.

2.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金融主体,地区金融机构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因为金融机构存在追求最大收益、成本外化的特性,当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机构投资收益率高,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将在该地区广设网点.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广,也能增强地区资金积累能力.表2显示,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多,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少.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03倍,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5.9倍,城市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3倍,证券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3.5倍,保险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1.5倍.特别是西藏、青海和宁夏没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较为单一.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影响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

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性,金融发展差距要大于经济发展差距.

(1)金融资产总量的差异.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加,金融发展的规模亦相应扩大.因此,各区域间金融资产的规模,反映着区域金融部门的总体规模和金融成长的绝对水平.2005年,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61%,分别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4倍、3.8倍和7.6倍.省级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的差距也极为悬殊.以广东省为例,2005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119亿元,是云南省的7.6倍,贵州省的13.6倍;同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61亿元,是云南省的5.7倍、贵州省的9.9倍.

(2)地区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存在差距.笔者以地区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与地区GDP的相关比率来反映金融资产分化后的各地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东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高,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67%,中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低,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13%,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当.这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状况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一致的“四地分割”状态,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驱动性经济,所以金融发展表现为怎么写作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而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状态导致金融分割式发展.

3.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非均衡性.从各地区信贷资金的流动看,信贷资金主要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笔者以贷存比的变动趋势反映各地区资金流动偏向,贷存比反映一个地区的存款总量转化为在该地区投放的贷款总量的比例,2001―2005年,东部地区的贷存比由74.1%下降到65.3%,共下降8.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贷存比由82.1%下降到68.5%,共下降13.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贷存比下降幅度为17.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贷存比的下降幅度远超过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贷存比由96.1%下降到65.2%,下降幅度达30.9个百分点.虽然中西部地区贷存比例较东部地区高,但并非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比东部地区大,也并非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近几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贷存比的相关性弱),而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资金积累少,即存款余额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的存款余额为17.8万亿元,而西部地区仅有4.6万亿元.在存款余额较低的情况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存款余额转化为贷款余额也越来越少,特别是西藏和青海贷存比下降幅度较大.

4.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财政金融领域实行了非均衡的、倾斜性的政策,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心城市到边远地区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态势,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使东部地区建立了发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表现在:

(1)投资政策的区域差异.随着我国区域发展从平衡到不平衡战略的重大转变,东部地区拥有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国家预算内投资也主要投向东部.“九五”期间,在项目投资中,40%左右集中在东部,25%左右投资在中部.只有15%投在西部.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使财政投资开始向西部转移,但东部地区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和良好投资环境,已使东部取得了“先发优势”.在差异化投资政策的影响下,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银行借贷、横向投资等多种形式源源不断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2)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一方面,在信贷资源分配上,东部地区享有优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重点项目大多在东部地区布局,可以得到更多的信贷资金,加上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高、信用等级好,在银行自主支配的信贷资金中,也能获得较高的比例.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建设上,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在东部,促使全国各地资金加速流向广东、上海等地,东部地区企业融资便利.其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50%以上.

5.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社会信用缺失是金融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信用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各区域信贷资金良性流动的信用环境尚未形成,且东中西部地区对信用环境的建设存在差距.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地区较早开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建立了社会征信系统,而且建立了信用担保体系.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还开展贷款企业咨询评估业务,并建立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而这方面中西部许多地区还是一片空白.中西部地区信用担保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主要缺乏的是中小企业和居民的完备的信用记录和信贷风险保障制度,使银行无法在不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和有效担保的基础上拓展信贷领域.信用环境和征信建设的不足,给信贷资金的良性流动带来负面影响.

四、我国区域金融生态非均衡的效应分析

1.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国社科院200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浙江、上海、北京等东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在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为A以上,而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和新疆均为C级,特别是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金融资产质量最低,2003和2004年均为E级.这说明各地区金融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各地区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李扬、王国刚(2005)等认为,2003和2004年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有70%以上是由银行体系之外的因素造成,这与银行所做的分析结论基本吻合(银行认为80%的不良资产是由不健全的金融生态环境造成).特别是东北地区以资源型、重化产业为主导,以牺牲局部经济利益承担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成本,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而弱化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从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质量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地方财政缺口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在国有经济占比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无法摆脱财政收入匮乏的困局,往往采取干预和控制本地金融部门的做法.

2.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一.金融系统的储蓄动员能力是衡量金融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储蓄动员越充分,金融效率越高.一个地区的储蓄动员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地区储蓄存款的多少.即资金积累率的高低:二是储蓄向投资转化能力的大小,即银行存款转化为贷款能力的大小.

西部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资金供给规模小,存在资金积累不足的供给缺口.2005年末,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为16%,而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61%,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储蓄资源.特别是外币存款,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5%,东部所占比重达83%,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低.储蓄是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形成的供给力量.西部地区储蓄率的低下表明该地区现有的资金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区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资金供给缺口成为严重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增强的一个基本因素.


3.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指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突然冲击而导致整个体系运行混乱、功能受损.费雪(1932)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债务、货币流通速度、利润等变量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对银行的过度负债、流动性负债与流动性资产之间的期限不匹配等.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体经济造成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大了区域金融体系的风险.金融体系的风险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突发性和加速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由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某区域金融风险会逐渐扩散到其他区域,形成全国性金融风险.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银行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长期形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可能向全国扩散,从而加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化.二是加剧了区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狭小、流动性比较低,在国际资本大量流人和广大投资者参与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会明显增加,进而增加了金融风险的隐患.

五、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1.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我国各地区应构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解决各地区企业的资本金筹集问题,扩大各地区债券市场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提高债券融资所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另一方面从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建立灵活、有效的短期融投资体制,一是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二是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满足不同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需要.

2.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的主体――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是否强大直接影响区域金融怎么写作质量,因此,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做强区域金融产业,做强金融产业不是构建一个“大而全”的金融组织体系.而是构建一个对区域内企业、居民提供“多而全”的金融怎么写作产品体系.因此要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组织来区内开办业务,实现区内金融业竞争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多元化.

3.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近几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远未达到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因此,政府在区域财政金融政策上,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在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加大促进区域公平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同时.健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一是调整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二是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与约束,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测体系:三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可考虑设立跨区域的管理机构,由综合部门和各省市代表组成,协调各大地区的利益关系,整合区域资源.

4.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环境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地方政府支持建立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基础的企业征信管理体系.成立专门机构,借鉴上海、杭州等地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个人征信管理体系.为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资信调查提供及时准确的怎么写作,实现贷款信息的共享.二是支持建立健全各类贷款担保、保险机构,分散银行的风险,促进各类贷款健康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要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担保难问题.建立担保基金、完善担保体系、组建“民营企业协会”等形式的担保组织是可以推而广之的现实选择.三是培育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严厉打击贷款诈骗、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不法行为.强调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为银行信贷功能的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提高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是以完善金融产权为中心,改善金融法律制度,为区域金融生态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健全监管法规和制度,改进监管手段,实现行政监管为主向依法监管为主转变.三是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监管效率,形成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四是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起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控指标体系、预警和处置机制.五是建立良好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