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趋势预测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17 浏览:156200

摘 要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文认为,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移动支付 微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规模已近10万亿元.其中,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金额总计达到9.22万亿元;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非P2P网贷增长迅猛,仅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500亿元.

(一)互联网支付日渐成熟,移动支付发展迅速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第三方支付渐入正轨,截至2013年7月,已经有250家支付机构获得第三方支付的营业牌照.2013年,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金额总计达到9.22万亿元.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应用范围也从网上购物、缴费等传统领域,逐步渗透到基金理财、航空旅游、教育、保险、社区怎么写作、医疗卫生等.

移动支付的发展值得高度关注,2013 年,移动支付交易量达12797亿元,较2012年增长707%.其中,转账、还款等个人应用成为主要的交易规模来源,移动网购已不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主要场景.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线下将成为互联网巨头、收单机构、运营商、银行等多方竞争的核心战场.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二)渠道业务潜力巨大,市场关注度高

以互联网理财为主要表现的渠道业务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2013年6月17日,阿里旗下的余额宝的正式上线成为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金融业的一大利器,吸引了无数中小用户的目光.截至2013年末,余额宝资金规模达到1853亿元.随后,BAT的另外两家公司,百度和腾讯也分布发布“百发”和微信“微理财”,同样聚焦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使得2013年互联网理财市场尤为热闹.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布数据

(三)网络贷款发展迅猛,风险不断暴露

网络贷款主要包含P2P、众筹和电商小贷三块内容.网络贷款主要包含P2P、众筹和电商小贷.近年来,P2P继续呈现出野蛮生长的势头,网贷平台数目持续出现200%的超常规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P2P网贷平台数目达523家,活跃平台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由于监管的缺乏,参与机构良莠不齐, 2013年国内倒闭、跑路的P2P平台逾70家,涉及金额12亿元.行业对指导和监管政策的呼声增强,产业正式进入整合期.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电商小贷属于消费场景自然衍生的金融需求,本质上而言,是对传统银行贷款业务的脱媒.目前,以阿里小贷为标杆的相关公司发展良好.截至2013年末,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

众筹尚处起步阶段,按照回报方式不同,众筹融资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以投资对象的股权或未来利润作为回报,如“天使汇”;二是以投资对象的产品或怎么写作作为回报,如“点名时间”.众筹融资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目前约有21家众筹融资平台.其中“天使汇”自创立以来累计有8000个创业项目入驻,通过审核挂牌的企业超过1000家,创业者会员超过2万人,认证投资人达840人,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

(四)虚拟货币前景不明

广义上来看,虚拟货币包含游戏币、Q币和比特币三个层面,但现阶段,由于对正常金融秩序的冲击,比特币受到了各国央行的“围剿”,发展现状举步维艰.2013年12月,我国央行定性比特币为非法货币,其后停止其的网络支付;而到了2014年2月,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网站 Mt.Gox 又因为被攻击而宣布破产,种种不确定因素为虚拟货币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一)消费模式转变倒逼传统金融业态革新

随着网络普及尤其是网络购物的兴起,互联网金融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均快速提升,截至2013年底,用户规模分别为2.60亿人和2.50亿人,网民使用率分别为42.1%和40.5%.而如今,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用户的在线时间又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消费业态都开始从网下转移向网上转移.

数据来源:CNNIC

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交易的成本,而传统金融业对中低端金融理财需求的漠视又给予了互联网金融以绝佳的入口,直接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萌发和生长,对金融业态形成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丰富,以及用户理财习惯的培育,客户对怎么写作便利性、收益率的认知逐步加深,对风险的辨识度也在逐步提高.线上线下的互动式金融怎么写作的发展,使得行业日新月异,互联网思维渗透至金融领域.这种颠覆性的怎么写作导向,已令传统的金融机构倍感压力,转型迫在眉睫.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开始调整战略,吸收互联网技术,以适应全新的金融业态.

(二)客户怎么写作水平被迫提升,渠道功能受到挑战

互联网文化的核心在于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目标受众的争夺,因此,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在怎么写作上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新兴互联网金融领域,为了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不少商家都愿意牺牲短期的利益以谋求更大的用户和流量增量.而传统金融机构则由于现有的以利润完成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机制,对风险较大的创新产品存在疑虑,以致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在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被迫向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快捷、低成本怎么写作. 目前注册用户超10亿、活跃用户超7亿,微信用户超过6亿,支付宝注册用户超过8亿,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5亿,手机百度的用户也突破4亿.在用户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优惠和便捷的产品,将这部分的潜在受众引流至自身的金融平台之上,从而迅速完成积累,这一点是依赖于物理渠道推广和吸引客户的金融企业无法企及的.也正因为这一点,银行作为传统的基金、保险、理财等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正面临着被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后来者分流的挑战.

(三)交易成本降低,削弱金融机构盈利根基

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金融业的规模效益被进一步地放大,随着用户数目达到一定的量级,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交易的边际成本也随之快速下滑,甚至逼近0.于是,成本优势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的又一突出竞争力.

事实上,由这种规模效益带来的高流动性和低门槛性是2013年以来给金融市场造成极大冲击的“余额宝”的制胜法宝.T+0的操作方式和1元准入的低门槛使得余额宝在短期内就抢占了很大一部分的理财市场,迎合了一大部分国人的操作习惯也满足了低端客户长期以来被传统金融市场忽略的理财需求.从这个方面来看,虽然余额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搬家,在产品创新的本质上也乏善可陈,但相比于认购起点动辄几万至几百万的银行理财、投资基金、资金信托产品则拥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

(四)发现功能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偏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多年以来,国内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迟迟没有完成,银行依然能够通过简单的息差模式获取暴利.互联网理财的突然爆发,使得利率市场化时代提前到来.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不少商业银行也开始推出活期理财产品,放弃活期存款利率带来的巨大利差,事实上开启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同时,在现实的资金成本压力下,银行的放贷模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放贷行为将会更加市场化,否则将会面临极大的坏账风险.

(五)加速金融脱媒

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充当资金的职能.互联网金融将对金融构成五要素(对象、方式、机构、市场及制度和调控机制)进行重塑,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相似度检测的角色,让曾经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逐渐演变为从属地位的怎么写作性相似度检测,即金融脱媒.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预测

(一)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

1.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行业进入政策机遇期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业的发展迎来了政策机遇期.国家积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等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将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互联网金融得到肯定,行业地位合法化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监管层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前景.从各方表态来看,管理层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整体正面,在大的方向上持鼓励和呵护的态度,允许失误.在2013年央行发布的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大篇幅专门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2014年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传递出政府对这种“市场性创新行为”的支持态度,即在鼓励和促进的前提下,通过相关的措施和规范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的表述不仅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创新在政府层面正式获得认可,也显示出了监管层面将会对互联网金融加强协调监管,使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

(二)行业监管启航,市场乱象有望好转

“宝宝们”的泛滥和P2P的野蛮生长,使得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在繁荣的同时呈现出无序的乱象: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多以及法律地位不明确,且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对金融体系安全、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冲击.可以预见,2014年将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年”,行业有望走上正轨化发展的道路.

3月,央行向支付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限制个人支付账户转账额度.其后,暂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业务.

4月,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辟出专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肯定其对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资金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的优点之外,也指出其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管.央行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顶层设计”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制度基础,有助于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相关市场有望逐步回归理性.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批,标志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正式启航.4月15日,保监会在其网站上登出《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这一通知将成为首个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

(三)从颠覆到融合,线上线下有望共生共荣

1、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 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行业针对互联网市场的“宝宝”们纷纷创新求变,更加注重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和转型.例如,兴业银行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务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金融创新合作、大数据合作和产品营销合作等;北京财路通与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分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这是国内互联网金融中P2P平台与财产保险机构的首次合作.

2.互联网企业全面进入金融子行业

在庞大用户群体以及廉价的渠道成本的支撑下,互联网企业将全面进驻金融的各个子领域,提供涵盖银行、理财、证券、保险等怎么写作.传统金融机构,如中国平安所缔造的综合金融模式,将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向往的模式.线上和线下的金融机构也在经历了粗暴的用户之争和渠道之争后逐步走向融合,双方将加速相互渗透,进入“共生共荣”的有效发展阶段.

(四)BAT创新优势明显,主导互联网金融变革

由于传统金融巨头“尾大难掉”的滞后性,互联网企业,如电商及财经平台有着更佳的发展发力点.2013年起,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在线金融领域,布局线上生态闭环,积极打造互联网全产业帝国,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剧烈.特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的民营银行牌照已经下来,拥有合法的银行牌照,他们的金融业务创新将会更加规范.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存款,推出新型理财产品,还是面向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面向个人的信用支付,其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会大大拓展.可以说,BAT三巨头将很大程度影响中国互联网金融格局.

(五)移动互联网金融将全面发展

随着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颠覆性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助推移动互联网与金融业融合步伐的加快,移动互联网金融成为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热点,将逐步占据金融怎么写作的重要甚至是主导地位.2013年互联网科技巨头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金融战略,例如阿里的余额宝APP及腾讯微信的理财通.2014年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将继续深化发展,进而打破传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垄断地位,优化金融市场.2014年或2015年将迎来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

1.移动互联网金融特点:微金融+个性化

移动互联网金融表现为高度碎片化,用户数量庞大但个体资金量小,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和汇集,将产生巨大价值,也即微金融.互联网技术手段能提高透明度和参与度,从而提升碎片化市场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中间成本,扩大了接触客户的渠道,汇集资金并实现规模致胜.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特征是个性化,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客户的地址定位,客户所在“圈子”,客户的偏好及一段时间的各种行为轨迹,针对这些信息,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客户推荐、设计各类金融产品.

2.亿手机网民推动移动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

我国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超过5亿,占据中国网民总数的81%,网民的行为正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艾瑞咨询统计,2013年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6004.1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经济增长迅速,2013年达1083亿元,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资料来源:CNNIC

在这种背景下,移动互联网金融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成为主流.预计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3.87亿户,产业总规模将达3850亿元,到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未来几年增长率将超过50%.

3.移动互联网金融呈现生态圈、社交化、平台化

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移动金融应用日益丰富.早期,移动金融表现为网上银行、保险、证券等手机化.随着智能手机和NFC等技术的出现,金融机构能够为客户提供近场和远程一体化的金融怎么写作怎么写作.未来,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步入以移动金融生态圈为主导的时代.基于类似的身份、相同的兴趣或者共同关注的产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建立细分领域的生态圈,通过APP不断渗透客户的日常生活,使吃穿住行、财务管理、社交购物等都能在移动终端上得到满足.更进一步的,用户将能直接参与金融生产,迅速获知金融产品信息,金融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被自然地融入用户行为之中.用户在哪里,金融就在哪里,“金融就在身边”将成为现实.

社交化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如今,随着微信、易信等移动社交平台的普及,分享、交流等社交元素开始与更多金融怎么写作相互融合,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也随之凸显.移动银行、移动理财、移动支付等深受广大用户欢迎,金融社交化也成为移动金融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用户可通过社交平台购写虚拟商品、开展电子商务以及支付线上线下商家的产品;金融机构可以与非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基于社交活动的各类怎么写作需求,如组织活动、信托请求、礼金、慈善募捐等,提供金融怎么写作.同时,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关系数据,也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进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参考因素.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平台为王”的时代,平台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走向成功的核心要素.强大的平台能够提供更好的集成化简约化信息获取渠道,确保商家优先接触并截留用户,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快速的建立自己的用户群.只有打造强大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关企业才能引领行业发展,才能在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得更好.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