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06 浏览:25389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当前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当前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索出实际可以运用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计算机;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

0 引言

笔者所在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普遍开设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年,学时为90左右,上课与上机的比例为1:1.讲授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Word2000(XP)文字编辑、Excel2000(XP)电子表格、PowerPoint2000(XP)幻灯片制作、Inter应用等.教学内容基本符合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基本要求,但在教学导向、教学方法上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却不尽合拍.

1.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课时安排不合理,理论课与上机实践的时间相隔太久.到上机时,教师课上讲的操作方法大都已经忘记了.要求理论课与上机课合起来上,不要先上理论课,隔几天才上操作课.

1.2 老师讲课太快,每一部分内容缺乏复习和综合练习的过程,不容易接受.

1.3 上机实践时间太少,大部分学生没有电脑,想自己学习,又没有条件,教师所讲的操作方法不能及时巩固,学生最期盼的是增加上机时间.

1.4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多连操作系统和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打字还需要看键盘,打字速度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文字处理和排版操作了.

针对这种情况,要实现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淡化课程内容的大而全与系统性,突出知识点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笔者通过自身视角总结出该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常规教学方法的不足

在常规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教材的顺序讲解,而教材都是由浅入深按章节编写的,综合性内容很少,即使有也是放在后面.这种完全按教材顺序讲解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就只能单项验证所学内容,单调枯燥,不知道怎样应用,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一门课结束后,仍然是一些零散的知识,没有综合运用的能力.

2.2 学生计算机操作基础参差不齐

每年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导致他们的起跑线高低不平,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比较熟练甚至会制作网页和处理图片;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上计算机课,甚至是进入高校才见过计算机.在施教过程中易忽视这种差异或者照顾不周,对所有学生均采用一个起点授课的做法,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状况.在上机课的时候基础好的同学易眼高手低不愿跟基础差的同学一起从打字开始学起,一开始便出现上机课选择性的逃;而基础差的同学到机房后畏手畏脚难于操作起来,最后学习兴趣不大.


2.3 学生对陈旧的课程内容缺少兴趣

教学内容和体系滞后于计算机硬软件迅速更新,计算机的许多新内容各应用无法及时出现在教材中.对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上课就按计算机的发展史、枯燥的二进制讲下去,慢慢的对这一门学科就失去了兴趣.

2.4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失调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但各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要求又不尽一样.笔者通过部分高职院校的了解,大多数高校仍然按照统一教材、教学计划来安排课程内容,甚至把重点放在了过级考试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多.

3.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解决常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综合案例分解 再综合”的做法.

3.1 综合案例

先将事先做好的综合性较强的实例通过多媒体教室演示给学生,使学生首先在整体上直观地认识到所学内容能解决什么问题,应用在什么地方;在向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积极性.

3.2 案例分解

针对实例,教师有目的地分解成各种问题向学生提出,带着问题,结合教材和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在分析和讲解过程中,要把重点、难点讲透,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要将教师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的经验和一些小窍门教给学生,激发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把所学知识应用得更灵活.

3.3 再综合

就是根据题目的大小将学生分组,每人完成不同的部分,并指定小组负责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记入考试成绩.在实践中,学生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取长补短,不仅培养了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学生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集中起来向全体学生解答,补充了课堂所讲内容.

例如:在讲Office2003时,就把Word2003编排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用Powerpoint2003制作的相应课件作为实例展示给学生;学生观看后,对Word中的“页面、页眉、标题、图片、框图、表格”等和Powerpoint中的“母板、超级链接”等提出了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向学生进行详细分析讲解相关的知识;再按章将学生分组,每章分给一个小组,每个人都用Word按统一的格式编排,并用Powerpoint将其制作成相应的幻灯片,每个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完善的、有特色的作品;最后由小组负责人将其连接起来、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整体实践课,每个学生不仅掌握了从录入、编辑、排版、制作等实践的全过程,而且学会了各种不同软件之间的相互操作,达到了使用该软件独立完成工作的目的.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4.1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软件,开阔学生的(下转第203页)(上接第65页)视野,我们采取讲座的办法,向学生介绍Outlook、Access、Photoshop以及Frontpage等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也能加入到网页制作的行列,消除他们的神秘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也向学生们提供了自学的好机会.

4.2 根据专业需要,学习相关知识

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方向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教师的推荐,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如磨具设计可以学习Photoshop和3Dmax,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学习Dreamweer和Photoshop进行淘宝网店的装修设计.

综上所述,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非常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课堂效果发挥到极致,让学生真正能够受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