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的会计信息失真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7 浏览:9683

摘 要 :试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行研究,构建、分析会计信息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据此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博弈论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

1.概述

会计信息是公司向社会各方传递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观察我国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会造成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失误,也会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所涉及的直接参与相关主体有三个: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据此可以建立博弈模型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2.博弈论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1944年冯纽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基本形成.所谓博弈就是指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1].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告未能真实反映和披露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致影响会计信息使用人判断和决策的现象[2].

3.会计信息相关主体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 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

3.1.1 博弈模型的建立.由于公司内部审计的监管效力不够,人们依靠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可以看作被审计单位与审计者之间的博弈.在此博弈中,企业管理层行为在前,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在后,这是一个动态博弈问题.在此博弈中,如果注册会计师选择不违规,可以获得正常审计费收益,但由于与公司策略不一致而最终遭到公司解聘;如果注册会计师违规与企业合谋选择虚检测,除正常审计费收益外,还可以获得额外收益,但是一旦被发现遭受处罚.


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模型的检测设:

对于公司管理层而言: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正常收益为E,提供虚检测会计信息会有额外收益e,提供虚检测的会计信息被监管部门发现而承担的处罚损失为C.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不违规会获得正常审计收入W,由于未与公司合谋可能承担的成本为D.注册会计师违规提供虚检测信息的收益为W+w-F(其中W为正常审计收入,w是为被审计单位作检测而获得的额外收入,F为提供虚检测的会计信息可能承担的成本为F).则他们之间的博弈如图1所示.

3.1.2 博弈模型的分析.根据图1,如果E>E+e-w,公司管理层选择真实;如果E

3.2 公司管理层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

3.2.1 博弈模型的建立.作为博弈的双方,公司管理层有提供虚检测信息或提供真实信息两种选择,监管部门有监管和不监管两种选择.双方都有一定的理性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司管理层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的检测设:公司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其收益为R,若提供虚检测信息将获得额外收益r,但查重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出,公司将要承担的处罚为S.监管部门选择监管的成本为C,由于公司选择查重而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为N,并检测设其监管的概率为P(O3.2.2 博弈模型的分析.通过图2所示的模型计算出公司提供虚检测信息和提供真实信息的期望收益:

提供虚检测信息的期望收益:W等于(R+r-S)P+(R+r)(1-P)

等于R+r-SP

提供真实信息的期望收益:Y等于RP+R(1-P)等于R

联合上面两个式子,令W等于Y,可得临界点 r等于PS,其中r为公司查重将获得的额外收益,PS为公司查重时获得处罚的期望值.当r等于PS时,选择任何一种战略的期望相等,此时公司可以随机选择提供真实信息或者提供虚检测信息;当r>PS时,公司的最优策略是提供虚检测信息;当r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公司的违规收入远超过它所受到的处罚,即r>PS,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倾向于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3.3 注册会计师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

3.3.1 博弈模型的建立.检测设:注册会计师如实反映真实审计信息所带来的正常收益为T,违规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收益为T+t(t为额外收益),违规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概率为a,若被监管机构发现则将受到的处罚为 K.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为C,且其监管的概率为b.博弈矩阵如图3所示:

3.3.2 博弈模型的分析.分析图3所示的博弈模型,计算出注册会计师不违规和违规的期望收益:

不违规的期望收益:A等于T

违规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期望收益:B等于(T+t-K)b+ (T+t)(1-b)等于T+t-kb

联合上面两个式子,令A等于B得kb等于t.即当t等于kb时,注册会计师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和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收益相等.而当tB,违规出具虚检测审计报告的期望收益小于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的期望收益,注册会计师选择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当t>kb时,此时A

另一方面,根据图3所示的博弈模型,计算出监管机构选择监管和不监管的期望收益: 监管的期望收益:G等于-C(1-a)+(-C+K)a等于aK-C

不监管的期望收益:H等于0

联合上面两个式子,令G等于H得C/K等于a.即当C/K等于a时,监管机构选择监管或者不监管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当C/KH,监管机构选择监管的期望收益大于不监管的期望收益,此时监管机构选择监管;当C/K>a时,G

4.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博弈论的分析,要治理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可以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4.1 强化政府监管部门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过程中的作用,完善监督体系

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治理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功能.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合规性的检查力度,完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业务检查,督促其提高自身行业自律能力,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以法律手段震慑查重行为,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3].

4.2 加大监管部门对公司会计信息查重的惩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其查重动机

根据本文3.2.2中对图2所示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加大监管部门对公司的监管力度和检查频率、加强对公司会计信息查重的处罚力度.

4.3 加大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根据本文3.3.2中对图3所示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要想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大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K同时降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C.现实中,过高的检查成本会降低监管部门的检查力度和检查频率,因此要从技术上、制度上、程序上优化和规范监管部门的监督,降低监督检查的成本,提高检查频率,从而遏制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降低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概率.

4.4 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的漏洞越少、越完善,就越能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4].

4.5 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改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弱势地位

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改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弱势地位.

5.结论

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同时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使用方和监督方等各方的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尽快改变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过程中,通过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完善监督体系;加大对公司会计信息查重的惩罚力度,提高其查重成本;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