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打工写牛记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71 浏览:13586

一生一次的澳大利亚打工度检测机会,给了我这台湾都市孩子绝无仅有有的写牛经验.  恰恰是一年前,南半球的二月天气候正宜人,墨尔本街头许多餐厅和咖啡店里坐满了享受微风暖阳的人,个个一派悠闲模样,只有我正苦恼着是否还要继续餐馆的打工.没想到先前以为石沉大海的一封应征信,就在此时有了回应.  这份工作是“翻译及数据输入人员”,雇主为一家澳大利亚活畜出口公司.工作内容是为前来澳大利亚写牛的中国客户翻译沟通,照顾他们生活起居,并在牧场中操作计算机,然后每天晚上将相关数据回报总公司.   对一个自助旅行的背包客来说,这个日薪150澳元、食宿全由公司负担的工作,听起来比在餐馆洗碗、端盘好太多了,尽管对英文口译还是会担心,但有什么好犹豫的

选牛现实 牧场无情

 一开始进行选牛时,比较像是中国及澳大利亚双边工作人员的观念磨合.

“中国人跟我们进口奶粉就好了,干嘛写牛”有些单纯的澳大利亚人问.  “有时想想真不可思议,这些牛就这样飘洋过海到另一个国家去.它们之后过得好吗、适应吗”又有人问.  既然是要写乳牛,首重产奶量.产奶量最高的品种,就是叫做Friesian的黑白花乳牛,又称做Holstein.除了要求每家农场提供年度产量表外,中方代表自有一套从牛只外观判断产奶量高低的方式.体重、品种、年龄、特定疾病检测都列在选牛条件内.

我在牧场里深深体会到,牛是一种群体性很强、也很固执的动物.有时得费上好大的劲才能让它移步,一旦一只牛动了,很快一群就跟着过去,完全就像盲目的群众一样.而为了让乳牛肯乖乖走进防挤栅栏,让选牛人看个清楚、检查眼睛和皮肤等毛病、最后钉上耳号,牧场主人和选牛专家真是技巧尽出,好话、歹话都说尽.

牛儿听话时,就轻声赞它“乖女孩!”(goodgirl);不听话时,就低声吼它“!”(bitch),甚至还补踢上几脚、或甩打脸庞;这是工作中最令人难过的时刻之一.另一个让人不愉快的经验,则是拔除牛角的工作.拔除牛角对牛只并无必要,但是人类为了方便管理,不让牛只打架受伤,所以把牛角拔除.拔牛角时牛血像一道细喷泉一样,要一阵子才会自然止血.

额外收获:免费旅行

公司的人告诉我,全澳大利亚有70%的酪农业都集中在维多利亚州,其中的雪普顿镇(Shepparton)是交通枢纽,各国来维多利亚州写牛的商人都会在此歇脚或集会,我们来来去去也有好几晚待在这里.

整日在各牧场间奔波,有时一天9个小时都耗在车上,虽然不是太劳累的工作,但要说辛苦,也是有的.农场尘土飞扬,再加上牛只的气味,每天下工后一定要洗头洗澡了才觉得舒坦;踩到牛粪堆或是被奔跑走动的牛只溅到牛粪也很常见.不过就像工作伙伴盖瑞教我的,这哪有什么脏的不过就是土和草的混合物罢了!

写牛之外,这个工作最棒的就是能够免费旅行.维多利亚州著名的“大洋路”(Great OceanRoad),我不花一毛钱就饱览了它的风光.工作伙伴盖瑞一脸白色大胡子,人很亲切,总不忘在工作之余顺便带我逛美丽景点,我们更曾一同前往澳大利亚南端的塔司马尼亚州选牛,让我一圆到此旅行的梦想.

澳大利亚多的是人口5000左右的小镇,一条主街,几家商店就打发掉主要的商业活动,生活很简单.周日不写牛的空当,我喜欢到当地的教会聚会.有一次在一个叫做Numurkah的小镇聚会,惊讶地发现教堂中98%都是老人.心里正感慨基督教在现代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式微时,几位老人告诉我,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政府发给部分返乡的退伍军人土地,辅导他们成为酪农,作为战役补偿,这些老兵很多都集中在这一带.原来如此!历史感霎时涌上心头,眼前的澳大利亚老兵有家、有地、有牛产,可以过个无忧的晚年了.

干旱考验 全体受苦

“太干了!实在是太干了!”同事一边开车,一边摇头,说的是眼前这一片有点枯黄、不够青绿的草原景象.缺水一向是澳大利亚的挑战,这几年尤甚.为此,澳大利亚的稻米产业备受批评,报纸上许多人骂道:“跟亚洲国家进口米就好了,我们种什么稻”因为稻米需要很多水灌溉.

也因为干旱,牛只普遍长得没过去好,我们的选牛作业跟着拉长,从一个月变成两个月.每一天,从同事的叹息中,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晚上在酒吧吃饭时,都可以听到老太太高声批评用水政策.

很多人羡慕澳大利亚的地广人稀(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2100万人),总认为还有很多的移民空间,但有足够的地却没有足够的水,这是不争的事实.水资源的问题绝对是澳大利亚整体发展最大的挑战.

在牧场待过后,我不太喝牛奶了

即使天天在牧场工作,而澳大利亚的奶制品又很低廉,但我喝牛奶反倒喝得少了.

究竟该不该喝牛奶,医学界有正反两派看法.不管健康与否,从这次“牧场旁观者”的经历来说,我的确变得不太爱喝牛奶了.酪农业的牛最后都到哪儿去了乳牛的正常生命大约15年到20年,可是这些牧场里的牛通常在7岁左右就被人为地结束生命,因为老了,产奶量也不高了.在它们有限的生命里,就是不断地被控制怀孕、泌乳、生产、再怀孕、泌乳等,而小宝宝出生后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喝的是供应给人类剩下的奶及干草、营养剂等.当一切距离“自然”越来越远,变成机械式的生产时,喝牛奶让人更加犹豫.


一生一次的澳大利亚打工度检测机会,给了我这台湾都市孩子绝无仅有的写牛经验.直到今天,闭上眼睛,我都可以看到在草原上埋头吃草的牛群,和那美丽迷人的景色.

(责任编辑 胡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