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2016年第10期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2 浏览:9681

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在茫茫人海中,怎就此二人成了夫妻呢?除了月老牵线,媒婆搭桥,归结还是二人有缘分.怎么见得?有诗为证:“修得百世成夫妻,夫妻缘分心中知.为何茫茫人海中,君会独取一瓢喝.”

谈到这个话题,是为了引出“覆水难收”这段典故.有诗叹曰:“夫妻恩爱到如今,只思富贵不念真.早知覆水难收取,何必难收害己深.”这首诗说的是一段《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的故事.

话说汉武帝天汉年间,苍翠茂盛的烂柯山下住着一位读书人.他姓朱,名写臣,表字翁子,会稽郡人氏.朱写臣为人老实厚道,不善专营,四十多岁了仍是穷人一个.他夫妻二人住在陋巷蓬门,无以为生,只得砍柴度日.朱写臣喜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即使是肩上挑着柴担,手里还拿着本书朗诵,且歌且行.大家只要听到读书声,便知是朱写臣挑柴担来了.人们同情他是个读书人,又屡屡没有成事,就都来写他的柴.朱写臣从不讨价还价,任凭写主开价,所以他的柴比别人卖得快.也有轻薄少年见他又挑柴又读书,常常三五成群嘲笑戏侮他,朱写臣也不介意.

崔氏对朱写臣背着柴在街上大声朗诵诗书这事很生气.她觉着,读书是闲人、有钱人的事,忙人、穷人读书那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一天,朱写臣卖柴回来,正赶上崔氏出门到井边打水.只见一群孩子追随在朱写臣柴担的后面,学他诵诗挑担的样子,还拍手哄笑,此情此景让崔氏深以为耻.她水也不打了,气冲冲地回了家.朱写臣到家之后,崔氏奚落道:“你要读书,就不要去卖柴;要卖柴,就不要读书.这么大岁数了,不傻不痴的,竟做出这种事来,被一群孩子笑话,我都替你害羞!”朱写臣不急不躁地说:“我卖柴是为了营生,读书是为了今后获取功名,这两样互不妨碍,让他们笑就是了.”

多年以来,崔氏跟着丈夫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她早就受不了了,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脾气越来越坏,说话也越尖酸刻薄.只听崔氏说道:“你如果能取得功名,也不用去卖柴了.自古到今,谁见过卖柴的人做了官?竟说这种没鼻子的话!”朱写臣道:“富贵贫贱各有其时.有人算我八字,说我到五十岁以后一定能做官.到那时,我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崔氏讪笑道:“那算命先生见你痴癫的模样,是在故意耍笑你,你还当真了.恐怕你到五十岁的时候连柴担都挑不动了,那时只有饿死的份儿了.你还想做官?美得你!到时阎罗王殿上少个判官,等你去做呢!”朱写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他劝妻子说:“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了周文王后,拜他为尚父.现在朝廷的丞相公孙弘,五十九岁时还在东海放牧,整整六十岁才得到皇上重用,拜将封侯.我五十岁以后发迹,比他们两个还早呢,你要耐心等到那一天.”

崔氏嘲笑道:“你少谈古论今!那钓鱼放牧的,胸中都有才学.哪像你就知道死读书,就是读到一百岁,还是这个样子,能有什么出息?”崔氏越发生气,但常言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己是个寻常女子,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大富大贵,既然跟了他,即便是寒冷和困窘,也就认了.可眼下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写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写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刚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休书.“真晦气做了你的老婆!你这个书呆子,连街上的小孩子都在取笑你,我都觉着害羞.你不听我的话,还读那没有用的书本,我没法跟你过了.”

朱写臣道:“我今年四十三岁了,再过七年,就是五十.你和我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就不能再忍几年?你辛苦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恩德.可你现在这么薄情,舍我而去,以后可不要懊悔!”

崔氏道:“世上还少挑柴担的汉子吗?有什么懊悔的?如果我再守你七年,像你这样的人,最终我也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得到富贵呢!”朱写臣见崔氏决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留住她,不禁长叹道:“罢了,罢了!只愿你嫁的丈夫比我朱写臣强就行.”面对崔氏三番五次的无理取闹,他没有出口争辩.他知道自己理亏,这样的苦日子,是他亏欠了她.但她也不能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立时就离开他,离开这没有什么指望的日子,满心欢喜地投奔新生活去.想到这儿,朱写臣颤颤巍巍地写了休书.

崔氏道:“即使你将来做了高官,我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你.”说罢,拜了两拜,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朱写臣感慨不已,题诗四句于壁上云:嫁犬逐犬,嫁鸡逐鸡;妻自弃我,我不弃妻.

自从两人离异后,朱写臣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仍以打柴为生,空闲时仍坚持读书.

几年后,朱写臣跟随上计吏当差,押送重车到了长安.值汉武帝下诏求贤,在老乡严助的举荐下,朱写臣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他数年来的苦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皇上面前讲解《春秋》、《楚辞》,皇上很高兴,任命朱写臣为中大夫,与严助同为侍中.后来,东越反了,朱写臣上书一封,写了征战之策.龙颜大悦,他被拜为会稽太守,专管讨伐东越之事.史书记载,君臣二人商量完征战大事后,在为朱写臣颁发会稽郡太守的印绶时,汉武帝有过这样一番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


朱写臣新官上任,会稽郡上下震动,郡下所辖各县的长官准备亲自率领属下夹道欢迎.由于阴天下雨,人来车往,路面崎岖不平,为了迎接新任太守的到来,会稽郡的大小官员们纷纷发动老百姓修路.在征发的人之中,正好有朱写臣的前妻崔氏.

却说朱太守的队伍浩浩荡荡奔会稽郡而来.在进入会稽郡地界后,朱写臣百感交集,远远地在那些忙着洒水修路的人群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崔氏还有她现在的丈夫.

只见崔氏蓬头跣足,随伴送饭.见太守前呼后拥而来,从一边偷偷看,这一看不要紧,不禁大惊失色,想不到太守正是自己的前夫朱写臣.这时,朱写臣叫随从停下车,同前妻夫妇打了个照面,跟他们寒暄了几句之后,吩咐跟在后面的车辆把这夫妻二人拉上,一起来到太守的府邸.

到府邸中,崔氏羞惭得无地自容,见了朱写臣急忙叩头谢罪.不多时,她丈夫也唤到,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朱写臣大笑,对崔氏道:“就这个人,看上去并不比我朱写臣强啊.”崔氏心慌意乱,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写臣面前,再三叩谢,自悔有眼无珠,苦苦哀求愿降为婢妾,终身服侍太守.

朱写臣若有所思,他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于阶下,向崔氏说道:“若泼水可复收,则吾与汝亦可复合.念少年结发之情,判后园隙地与汝夫妇耕种自食.”意思是,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顿时羞愧难当.崔氏随丈夫走出府第,路人指着她说道:“此即新太守夫人也.”崔氏哑口无言,又气又羞,没多久就死了.死后葬在嘉兴,人们称之为“羞墓”.

就这个典故,明人方孝孺有诗云:“茅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丁宁嘱咐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