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用量激增过度医疗?大势所趋?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31 浏览:33796

美国抗抑郁药处方量十年增长高达68%,且呈全球蔓延.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200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4%,约1/3成人疾病由神经精神异常引起,中低收入国家占全球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的3/4.

在中等收入国家(包括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疾病负担远大于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元凶”.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压力舒缓之道缺乏,抑郁症离我们越来越近.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抑郁症患病人口达1.2亿,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

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目前已有约3000万人患病,每年带给中国的经济负担达621.91亿元.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

现状&数字

抗抑郁药处方量 屡创新高

由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署开展的联邦医疗支出专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1996~2005年,虽然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持续减少,但是抗抑郁药的用量却增长了近2倍.

哥伦比亚大学Mark 01fson等的分析包括近5万例年龄≥6岁、至少服用一种抗抑郁药的儿童和成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涉及的精神科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情绪稳定剂、情绪兴奋剂或抗精神病药.

结果显示,1996年,有1330万美国人服用抗抑郁药,占美国人口的5.84%,而2005年该数字分别高达2700万和10.12%,其中6~17岁儿童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上升78%.校正地域差异、收入、保险水平和自诉精神健康状况后,美国10年间抗抑郁药的处方量增长仍高达68%.而且,联用抗抑郁药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也显著增加.

然而,10年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率变化不大(1996年26.25%;2005年26.85%),绝大多数服药者并非患抑郁症,主要被用于缓解适应障碍、背痛、神经痛、焦虑等不适.此外,伴随抗抑郁药用量增加的是接受心理治疗者比例的大幅减少,即从1996年的31.5%跌至2005年的19.8%.

抗抑郁药处方量的增加步伐日益加快,并且呈全球蔓延趋势.美国抗抑郁药处方呈阶梯样增加,主要由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内科专科医生开具(美国抗抑郁药处方量分布,见图1).

在西班牙,女性公民中服用抗抑郁药的比例高达24%.英国的抗抑郁药用量也创历史最高,2006年英国医生开出的抗抑郁药处方超过3100万张,比2005年增加6%,百忧解等抗抑郁药用量1年内增长10%(美国抗抑郁药处方量,见图2).

早在2004年,就有英国媒体惊呼,英国已成为“百忧解国度”!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英国成年妇女服用抗抑郁药.生育子女、照顾双亲、离婚等压力都成为触发女性抑郁症的因素.为了克服考试引发的焦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服用抗抑郁药.2003年,就有14万张抗抑郁药处方开给了16~18岁的学生.

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目前约有3000万人患病,每年带给中国的经济负担达621.91亿元.

北京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社区1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牢为6.87%,调查时点患病率为3.31%,以此推算,北京地区抑郁症的现忠人数约达30万.然而,市民对抑郁症的知晓率较低,6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仅不足10%的患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相应医疗负担 越发沉重

近日,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996~2006年,美国有关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医疗支出增长近2倍,其中治疗费川从3500万美元增至5800万美元,涨幅接近2/3,从而精神疾病继心脏痫、癌症、创伤相关疾病和哮喘后,“荣登”疾病医疗支出排行榜第5.

2006年,仅抗抑郁药一项,就让英国国民健康保险体系支出2,915亿英镑.专家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由抑郁症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如医疗费用)约为141亿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劳动力丧失等)约为481亿人民币,总经济负担高达622亿人民币.

《2009~2012年抗抑郁药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提到,未来5年间,全球市场上的精神类药物中将有43个药物专利期满,市场份额高达850亿美元,其中抗抑郁药占了22.41%的份额.2006年,我国抗抑郁药物的市场规模已达12.58亿元.

态度&思考

处方量增加 是喜还是忧

OHSON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关于抗抑郁药处方行为的热议,作者强调,抗抑郁药处方量增加在常理之中,但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诧.他认为造成抗抑郁药用量倍增有多种原因(见表1).

另一项调查也证实,1998~2006年,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意愿明显提高,例如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比例从41%增至49%,即对于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越来越为美国人所认可和接受.

总之,抗抑郁治疗已为广大美国人认可和接受,但仅限于药物治疗,这种重药物治疗而轻心理干预的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和担忧,得了抑郁症就一定需要服药吗抗抑郁药真的能使患者长期获益吗

抗抑郁药 真的不可或缺

抗抑郁药已成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一切并非一帆风顺!2003~2004年公布的几项研究发现,服用抗抑郁药反可增加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倾向和率.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先后于2004年、2005年和2007年3次提出警告和强制措施,要求在抗抑郁药包装上附加黑色警告标签――抗抑郁药可能增加倾向.

2006年新年伊始,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两项大型独立研究均表明,服用抗抑郁药不仅不会增加成年人的倾向,而且能有效治疗抑郁症.基于此,一些精神病学家呼吁FDA重新评估其对抗抑郁药的警告.

2008年,英国赫尔大学教授Irv―ing Kirsch等报告,临床常用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和奈法唑酮)的疗效被夸大,除对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外,多数情况下未能改善抑郁症状,不过是精神“安慰”,这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完全可通过非药物方案获益.

英国著名精神卫生慈善机构“精神”指出,程度较轻的抑郁症成年患者不应服用抗抑郁药,而应接受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或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

有医学专家指出,在空气清新的环境里经常锻炼也可减轻患者症状,但许多医生和患者为了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大多还是会选择服药.

法国医疗产品安全局称,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之前,最好先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度抑郁或是临时性症状,心理咨询会更为有效;如果是中度或重度抑郁症,才有必要通过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所以,目前抗抑郁药并非不能用,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是否使用抗抑郁药有几个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第1周或剂量更改(增加或减少)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倾向;治疗开始后如病人症状恶化持续存在或出现倾向,应考虑停药或更换药物;应告诫病人或医务人员监测病情是否恶化,是否出现或自残的想法或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就医.

问题&对策

关 键 词 :责任

抗抑郁药处方量增加到底是归因于患者的治疗需求增长,还是过度医疗之累有学者提出质疑,作为明确的精神疾病,临床重度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无可厚非,然而当人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情绪低落,或感到难过、茫然,也必须有赖药物治疗吗


美国Emory大学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精神病学家Douglas Bremner承认,抗抑郁药的疗效虽说并不令人满意,但总好过没有,因此过度使用现象确实存在.英国医学专家认为Kirsch等的研究成果“尤其重要”,这有助于引导抑郁症患者不再依赖药物,转移到其他的治疗方案上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loomberg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也指出,尽管抗抑郁药处方量增加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为精神科医生提出新的挑战和责任,即教育、指导公众和医务工作者正确识别能从药物获益的临床情况,以及鉴别无需药物治疗、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应激状况.因此,医务界应以完善公众对抗精神病药物正确使用为己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且更具针对性的公众运动.

关 键 词 :缺口

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相比,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死亡,而且副作用少,无需频繁随诊,因此成为初级保健医生的心仪之选,但是我们不得不为诊疗措施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担忧.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3000万,但仅不足10%的患者得到专业治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教授就曾指出,我们最大的担忧是,由于缺乏精神科临床经验,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患者服用药物的指征难以把握,反而造成更糟的结果.精神卫生医疗资源的匮乏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精神科医师总数约为1.7万,平均每10万人才配备1位精神科医生,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1万人中就配有1名精神科医生.如果以中国人口为基数来算,国内的精神科医生的缺口达11.3万.

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精神疾病治疗从业人员资格及机构的管理和认证,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有机会接受专业治疗.

专家连线

目前,临床医生也逐渐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离他们并不遥远,而且联系越发紧密.

虽然抑郁症患者的人数没有明显增加,但是抗抑郁药的处方量却在急剧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这与医疗保障力度加大、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就诊途径多样化等因素不无关系.

现阶段,有成的抗抑郁药由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处方,因为绝大多数的单纯心理疾病或心理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在综合医院就诊,广泛分布于各科室,直到病情十分严重或出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时才会自行或经综合医院转诊至精神病专科医院.

再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偏见不愿到专科医院就诊,以及我国精神病专科医生严重紧缺,因此保留综合医院这块阵地具有现实意义,也是现阶段提高精神疾病就诊率和治疗率的有效措施.

因而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经过相应培训,对心理障碍能做到初步识别、简单处理,对于不能处理的患者建议转诊.

再有,抗抑郁药处方量增加并非就是滥用,也与焦虑障碍患者主要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且疗程相对较长有关.当然我们还应加强心理干预,例如对轻症患者、尚未达到疾病状态或偶然事件下诱发抑郁情绪的人群,通过心理调适、心理干预就能得到改善,此时就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北京回龙观医院 杨甫德)

要闻速递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 30%基层医疗机构先行试点

本刊讯(记者 胡睿)在新医改方案公布4个月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于8月18日正式启动.

当日通告显示,除《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最重要的一项事宜是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

据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另一部分为其他医疗机构使用部分,而其他医疗机构部分将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一并发布.

本次发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共有307种药品,包括205种西药,102种中药.

针对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的实施日期,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表示,“不迟于12月份,中国各省区市将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怎么写作机构和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推行时间,见表)

他指出,基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用药水平、习惯存在差异.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目录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部分留下了操作空间,允许医生开具非目录外用药,但这部分非目录外用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定和程序,才能予以增加.

他表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原则上每3年调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