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渴望的象征世界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27 浏览:43575

摘 要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后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纵观麦尔维尔的创作,无不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丰富积累和深刻认识,尤其是他多年的航海生活,更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关 键 词 :象征;麦尔维尔;《白鲸》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07-02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同爱默生、梭罗、霍桑、惠特曼等作家同时崛起的,是十九世纪中期继霍桑之后美国后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为所谓美国的"文艺复兴"文学添加了颇为独特的色彩.纵观麦尔维尔的创作,无不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丰富积累和深刻认识,尤其是他多年的航海生活,更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麦尔维尔以描写海上奇遇和异国的风土人情的通俗小说而走上文坛,更以描绘海上捕鲸的宏伟壮阔的画面而确立了自己在美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从表面看来,《白鲸》这部小说是叙述一个真实的捕鲸故事,追溯捕鲸业的历史,介绍从古至今有关鲸鱼和捕鲸的知识,正因为如此,才被很多人奉为一部关于捕鲸的"百科全书".然而,这只是小说传达给读者的表面的、外在的印象.透过看似写实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书中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和奇异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也正是这些要素,构成了小说浓厚的暗示性和"模糊不定的"内蕴.

一八五○年二月,麦尔维尔航海归来后,开始写一部"浪漫的、想象的、确实的、很有趣的介绍捕鲸业的书".一八五一年夏,小说《白鲸》最后脱稿.但它己不再是一个关于"捕鲸业"的故事,而变成了"鲸"的故事.

列宁在论述托尔斯泰的创作时,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同样,麦尔维尔的《白鲸》也堪称一面镜子,它客观地、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美国当时变动的时代中一切变动的意向和感情,这个时代就是资本主义日益发达的时代,而这也正是《白鲸》的象征意义所在.十九世纪中叶,在美国,捕鲸业是一种主要的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和商业活动.作家通过讲故事的人以实玛利,这个象征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来构成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

以实玛利到"裴廓德号"捕鲸船上做水手.在船上,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刻苦工作和危险活动的真实境界.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了臆测和神秘气氛的空幻境界.船上的工人们机智、勇敢、助人为乐,且个个品质高尚、技术熟练.他们是捕鲸的主力军,但却只能得到自己用血汗换来收获的几百分之一.他们是资本主义生产这条大船上处于最低层的奴隶,完全听从于船长的摆布.船长亚哈是个神秘的人物,更是一个疯子.在一次航海中,亚哈被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吞掉了一条腿,从此,他便怀着狂热的复仇心理,要追捕这条白鲸,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亚哈的象征意义并不在于他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具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性格中的倔强和执拗.

同时,亚哈还是无所顾忌、意志坚强、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南塔开特的魔王"--猎鲸能手.他外表冷酷,身材高大,犹如一尊雕像一样,凛然一派不可侵犯的尊严.在他严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充满了柔情的心,尤其是当他每每念记起妻儿的时候.最后,在穷追不舍和奋力搏击之中,亚哈终于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宿愿,报了刻骨铭心的仇,雪了一生一世的恨.但同时,在肉体上则与白鲸同归于尽了.一切又都回到了从前,仿佛亚哈没有存在过,仿佛白鲸也没有存在过,"那个大寿衣似的海洋,又像它在五百年前一般继读滔滔滚去".亚哈的悲剧使我们想起了莎士比亚笔下的疯狂的李尔王和忧郁的哈姆雷特,他们同样都具有猛烈地反抗大自然最强的力量,这也正是麦尔维尔塑造亚哈这个人物的象征意义所在.他在反抗"恶"的过程中,也设计了自己最崇高的悲剧.


白鲸是麦尔维尔着力塑造的另一个象征的形象.从写实的角度来理解,白鲸无疑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也是最有力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对人怀有敌意的、难以征服的神秘怪物.表面上看,白鲸似乎征象了人世间的"恶",是"有些思想深刻的人觉得正在腐蚀自己内脏的所有那些恶毒力量和偏执狂的化身.这些恶毒的力量在腐蚀他们的心脏,直到他们只剩下半个心脏和半个肺来维持残生."其实,上述的看法,和麦尔维尔自己一样,是朦胧的、含糊不清的.在说不清、道不白的所谓的"恶"的背后隐含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神秘力量下的庞然大物.在资本主义的疯狂发展中,已经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残酷性和掠夺性的本质.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还不为当时的社会所理解,更不为当时的麦尔维尔所理解.麦尔维尔只是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并由此而生出疑虑,尽管他还不能给我们作出非常明确的解答.这就是有着历史局限的麦尔维尔的伟大之处,也正是我们今天在白鲸这个形象中解读出来的象征意义.

"裴廓德号"这艘捕鲸船船名本身也具有象征意义.裴廓德原为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一个印第安种族,以骁勇著称,但在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后,都被陆续杀戮过半.麦尔维尔以这样一个基本上已趋湮灭的印第安种族为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展开地命名,在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种族观念的同时,也在企图暗示这艘捕鲸船将象这个印第安种族一样归于湮灭,更象征了日后"裴廓德号"将遭到白鲸这只邪恶狡诈的妖魔的吞噬,正如当年白人消灭裴廓德种族一样.

更为可贵的是,在《白鲸》中,麦尔维尔还着力描绘了生番标写作教程魁魁格,塑造了这个栩栩如生的光风霁月的艺术形象.在塑造这个黑人形象时,麦尔维尔主要通过他人的眼光--讲故事的人以实玛利来进行描给和刻划.起初,以实玛利对魁魁格充满了惧怕,因为后者是个"吃人生番".但是,不久以后,他便宁肯与神志清醒的"吃人生番"同睡,也不与烂醉如泥的白人基督徒共榻了.他在魁魁格"浑身可怕的刺花中,看到了一个质朴的灵魂的许多痕迹"和"这个异教徒自身具有的一种崇高气质".他甚至拿乔治·华盛顿和苏格拉底来同魁魁格相比.魁魁格这个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在于,野蛮到极端程度的"吃人生番"竟然"天生毫无文明人的虚伪和甜言蜜语的奸诈".与此同时,通过魁魁格的纯净无疵的天性来讽刺文明人的虚伪、卑鄙和邪恶.

漫游完麦尔维尔为我们创造的一个充满了象征的世界,犹如游历了一个迷宫的世界.然而,掩卷沉思,却豁然开朗,并为《白鲸》的作者在有意和无意之中创造出的诡异的世界而深深地折服.虽然麦尔维尔早已远离我们而去,虽然麦尔维尔精心塑造的形象已是久远的历史,然而他虚构出来的这个象征世界却不朽地存在至今,令我们每每在领略和光顾它时,读出新意,品出新味,使这个似乎扑朔迷离的象征世界变得越来越明朗清晰起来.

一部近千字的传奇故事,有多少个读者,就会读出多少种韵味,而不同的时代,又会造就出无穷的新意.检测如我们再次阅读《白鲸》恐怕又是一番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