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下高校德育困境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68 浏览:58948

高校德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创新及师德队伍建设等德育管理实践活动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和对之提出的需要,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集中体现在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等知识后,并未能将这些价值观等德育要求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并外化为符合道德目标、满足社会需要的道德行为.

1.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所谓价值性工具,是指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在国际比较上,我国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绝无仅有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确定由政治局讨论审定,然后颁布全国,遵照执行.高校的其他课程从未受到过如此的重视和优待.这种高度的重视使德育在高校课程中享有至高无上的优先地位.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并非自始至终,具体而言,就是只重视和关注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而对其教育效果则无人过问.无人过问德育中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学生是否接受,更无人关注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是否已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体现于道德实践中,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这种只重内容、不重效果的德育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收效日渐微弱,甚至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几乎成为一种摆设.高校领导者既无法强化它,又不能砍掉它.于是乎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地位由至高无上一落千丈,即由形式上的至高无上地位到实际上的可有可无.其结果正是把德育作为价值性工具所致.

2.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

高校德育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划分来看,它属于人文教育之列,其内容具有人文性特点,如精神性、体悟性、思辨性等.而人文性德育内容(如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是难以通过成果转让、科学实证、精确量化等科学化方法来传授和验证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并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凸现出来.

(1)德育内容的精神性与成果转让方法的矛盾.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而作为德育内容的精神文化成果具有不可转让性的特征,即不可能像物质财富那样通过简单的遗留和赠送的方式来转让,或通过简单的购写和继承的方式来获得.思想家可以引导我们思想,但代替不了我们思想,精神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的方式去获得和享用.同样的道理,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试图通过成果转让的方法将现成的德育内容装进学生头脑中的作法是行不通的.这种以代替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教育理念来建构的德育模式势必造成德育的人文性内容与成果转让方法之间的矛盾.

(2)德育内容的体悟性与科学实证方法的矛盾.德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来自于社会生活(前人的已成为历史的社会生活和当代人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不像自然科学的理论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实证的方法反复验证,因此对德育内容的把握不能通过科学实证方法来验证或停留于字面上、逻辑上的理解,而需要特殊的心灵体悟.只有通过心灵体悟,德育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因为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大多是抽象化、理论化、概念化了的表达式,对这些东西的把握不仅仅在于理解文字的意义,而在于通过体悟,通过内心思想的再现,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尽可能领会其内在意蕴,从而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使德育内容融入身心的真实存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所以,试图撇开学生的体悟,通过科学实证的方法来把握和检验德育内容的做法是不理智的.然而在当前高校德育中却存在一种实证主义倾向,即在德育科学化的幌子下引入科学实证方法,用来论证和检验德育内容及其效果.比如以拾金不昧的次数和数量来评定学生的品德;以是否听话和服从长辈的意志来衡量学生是否尊敬师长等.这些做法看似科学,但实际上却无法检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德育内容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真正影响,并且容易产生误导,使学生表面上一套私下里又一套,甚至导致学生的人格分裂.于是出现了德育内容的体悟性与科学实证方法的矛盾.

(3)德育内容的思辨性与精确量化方法的矛盾.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既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也不是通过量化方法使复杂、模糊的德育内容简单化、精确化,而是给出一个语境,给出一个使德育内容的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不至于束缚和停留于个别之物、特定之处境,而进入本质性、语境性的意义领域,进入思想的状态,在思考和辨析中提高判断能力,达到更高的心灵境界.

在当前高校德育改革中,如果打着德育科学化的旗号,不顾德育内容的人文性特点,仅凭主观想象和臆断,将科学化的方法移植到德育内容的教学中,不仅不能增强德育效果,还会造成许多新的矛盾,甚至给本来就步履艰难的高校德育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的社会现实

“在今天,旧的信仰体系(极‘左’的政治狂热)已经消散;新的信仰体系(理性和‘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许多人身上又尚未建立,这种真空状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上的病态.”这种信仰中的“真空状态”,实质上就是,是人们信仰中的矛盾、冲突和混沌的状态.一部分人,包括有的教育行政人员和高校教师,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富有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满怀振兴中华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再遭受挫折、受到打击,于是便不得不开始转向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把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工具.更有甚者转向权力崇拜和金钱崇拜,乃至走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败坏教育事业的犯罪道路.


这一切都集中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学校向他们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即使“接受”也只是知识性地接受,而没有将这些价值观念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并转化为道德行为体现于道德实践之中.当代大学生这种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就是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的体现.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