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理性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5 浏览:8725

社会公共道德是要求全体公民一致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当今中国社会,要求公民应当遵守的公共道德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折射出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公民是否遵守公共道德,以及遵守的程度如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因此,公共道德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公民的公共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公民道德觉悟要求的务实之举.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公民公共道德缺乏的表现和成因进行探究,并对如何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

一、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在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中缺乏公共道德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活动领域越来越大,公共交往越来越频繁,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公共生活的圈子.可是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却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排队插塞等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时常发生.一些人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对公共责任互相扯皮,而且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些现象中,我们发现所谓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实际上表现为公民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利益和职责关系,缺乏基本的社会化规范.


(二)人际关系的功利取向较强烈

在很多人眼中,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是区分人角色的重要判断标准,功利色彩浓重而人情味淡薄,世态炎凉.对富豪、掌权者趋炎附势,而对贫穷潦倒者视而不见.在商场,怎么写作员根据顾客的穿着打扮做出羡慕或蔑视的目光.这些现象表明,现代公民意识中平等、公平的价值评判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以及人文精神相当淡薄,“势利眼”视野与“一视同仁”的公共道德水火不容,人际关系上的强烈功利取向必定使大量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及其成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有违公共道德.

(三)人际交往缺乏诚信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立人之本,更是公共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意味诚实守信,也就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要做到待人诚恳,相信他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有诺必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是讲诚信的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其中不单是制度安排问题,而且包括将诚信作为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之一加以大力弘扬.可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范围广泛、花样翻新: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坑蒙拐骗司空见惯、检测冒伪劣屡禁不止、偷税漏税无孔不入等等,这些行为令人发指,已经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及市场经济的基石.从有毒大米到有毒奶粉,诚信危机扰乱了公共道德秩序,若不加以挽救,将动摇人际交往中人对人、人对组织的基本信任,人人自危,一个充满不信任的社会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更会带来良心贬值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后果.

(四)环境意识淡薄

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公共道德,不仅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应当对人讲道德,也应当对自然讲道德.启蒙时代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高扬了人的价值,极大地释放了人的潜能;另一方面却使人在自然面前摆出了高傲的姿态,自然的价值仅仅在于它是人满足自己无穷的对象和工具.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与工业文明一道,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冲突状态.从上世纪60年始,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西方人开始逐渐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哲学、环境把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作为公民的公共道德的重要内涵.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一世纪初期,面临着经济建设、人口庞大、自然资源有限等巨大压力,由于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一些个人和集团为了个人利益或眼前利益,做出许许多多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破坏了自然平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废弃物等等行为严重污染人的生存环境,诱发各种疾病,如癌症,致使人的生存面临威胁.滥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锐减,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坏,过度开采矿山、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利.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表明我国公共道德体系中的环境意识在相当部分人身上还十分淡薄.

二、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毋庸置疑,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一系列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由长期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的,其中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巨大影响,是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根本原因.

(一)自然经济条件下私德意识的历史惯性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以及树立其上的政治、文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人比较发达的私德意识.在经济上,人们主要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活动,生产生活领域比较狭隘,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单一.而社会公共道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所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没有提供公共道德意识产生的土壤.在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专制集权统治将公共道德意识扼杀在摇篮中.在专制统治下,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道德.“严格的尊卑关系、宗教的等级特权、统治和服从以及由此而来的泯灭个性、愚昧盲从、忠于个人等.”这一方面使得那些顺从专制统治的人产生了唯命是从、逆来顺受、依附性的奴化意识,另一方面使得那些不满专制统治的人极易产生对国家特别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公共责任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公共道德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在文化上,中国人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教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妥协和容忍,达观和幽默感,关于人性的透彻了解,通过律己而养成的品格,所有这些形成了个人所追求和社会所赞许的部分道德结构.”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延续下来.虽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已经消亡,但是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发达的私德意识仍然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会潜藏在当代人的意识结构之中,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死灰复燃,妨碍现代公共道德意识的构建.

(二)计划经济时期公共道德的建设与受挫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奉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在这一段的前期,公共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后期公共道德却夭折了.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中,十分强调道德的因素,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仅被理解为在物质生产力上,更是在道德上.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进行,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公共道德被广泛地提倡,树立了一系列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典型模范,共产主义道德被许多人实践着,人们之间形成了利他助人、平等团结的和谐关系.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人心向上等在社会中已经蔚然成风.“社会中不仅出现了大批艰苦奋斗、不为名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无名英雄,出现了无数大公无私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即使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后期,这种建立在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道德,被严重地政治化和庸俗化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武斗、砸烂公检法、批斗走资派、互相揭发告密等等,打着“革命”的旗号演绎着无数人间悲剧、闹剧,不仅践踏着起码的公共道德,而且连私德也被动摇,更遑论共产主义道德这种未来社会的崇高意识形态.权威的神化与继后被神化权威的坍塌,不仅动摇了作为道德基石的“奇里斯码”,而且暴露出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公共道德是否适宜的问题.结束后形成的价值真空,实际上提出了构建什么、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公共道德的大问题.实事求是地讲,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公共道德建设滞后,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既为公共道德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道德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公共道德,市场经济也为公共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但是无庸讳言,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有趋利和利己的一面,对公共道德有不利的一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相应地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的设定,将个人的利己视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在资本时代就是追求财富的增长.这种由于个人利益驱动而不顾整体利益的道德意识往往导致人们对道德权利的强烈追求而对道德义务置若罔闻,再加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不完善,在社会生活中就很容易发生侵犯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纵观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共产主义道德的夭折、市场经济的利己动机,造成了今天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现状.精神的荒芜和道德危机使人们呼唤公共道德建设.

三、加强公民公共道德建设的途径

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的自身道德素质,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既要靠教育,靠提高群众的自觉意识,又要靠社会舆论的监督,靠发挥法律和制度的强制约束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个人道德,为公共道德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本、是根.如果个体不注重道德修养,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是一种奢望.重视社会、轻视个人的儒家文化,它的道德特点是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出发点进而推及家庭、社区、国家、天下,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差序格局.因此,个人良好的公共道德,必须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自身身边的小事做起.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端正自己心态,严格遵守道德准则,养成文明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做到知行统一.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公德,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的公共道德水平只会滞留,不会有任何进步.涓涓细流,终会汇成大海,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点点滴滴做起,使个人道德的根扎深扎牢,社会公共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日本或者韩国,就拿过马路这样的小事情来说吧,只要红灯一亮,即使路上没有车辆,任何人都不会乱穿马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是社会舆论的力量所在.社会舆论蕴含着巨大潜能,褒善抑恶,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雄笔一支抵万军”,杆子和笔杆子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记者常被称为“无冕之王”.作为“党的喉舌”的大众媒体,一方面应表扬先进,完善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扬,使广大群众从良好的道德品质中汲取力量,从模范事迹和良好行为中受到鼓舞,引起情感共鸣,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大力谴责和鞭策不道德行为.对随地吐痰、排队插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引起广大群众的齐声谴责,使不良社会现象无立足之地.

这样通过大众传媒的监督,净化社会空气,提升公民道德境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三)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根本

培养公共道德意识,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并非是万能的.“道德教育只是一项道德传递和以德育人的活动,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就是指导,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指导的活动.道德指导的活动充其量也只是思想意识范围内的活动,况且大多数道德教育是学校范围内的道德指导活动,虽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它们的威慑作用.对掠夺公共财产、侵犯公共利益、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社会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加大惩罚力度,“利剑高悬”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