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剥笋,妙用错题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53 浏览:54746

很多数学老师都有记录学生错题的习惯,对于学生错题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用法:先认真批阅学生练习,将学生练习性的错误记录下来.当日或者隔日集中讲评,就题讲题.这种使用主要是为搜集学生错题,再集体讲评,学生订正.限于及时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做错了,正确解法应该怎样做.比较多的错题集的使用都属于这一种.

第二种用法:每日都将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记录下来,并及时反馈,聚集到一个星期或者一个单元时,从记录下来的错题中选择题目,编制阶段测试,以了解学生经订正后对易错题目的掌握情况.这种使用比第一种使用更具连续性,不仅纠错,还检验纠错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单项知识固定题型解决方法和过程的掌握.

其实错题集的作用很大,需要我们像剥春笋一样,一层一层去剥,先去发掘,再去生成.

一、 巩固知识

把学生练习性的错误记录下来,以便再次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一种本子售价6元,另一种本子售价3元,把两种本子合成一套出售,25元能写几套?需要先算两本合成一套是多少元,再算25元能写几套.学生不理解“一套”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知道先算6+3等于9(元),再算25÷9等于2(套)等7(元),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需要把这样的题目先记录下来,再通过讲解使学生弄清楚“一套”的意思,帮助学生扫除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障碍.再比如,5834>5 43, 里面可以填哪些数?学生会从1一直列举到7,就是会把0给忘记.针对这种共性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思:方框里面能不能填0?如果填0,就是哪个四位数?它是不是比5834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个方框里面可以填的数有哪些.

二、 养成习惯

有些错误是因为读题不仔细所造成,那么教师把这样的错误记录下来后,就需要重新设计题组,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感受到认真读题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审题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学生会因读题太匆忙,在解答时,出现用读法作方法法的错误.这种错误如果只就题讲题,学生会只匆匆一听就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学生既知道正确解答是什么,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并对今后的解题有帮助呢?设计对比练习是个不错的方法.上述问题就可以编成两种不同的要求,分别给学生解答.在解答之前,先比较两种解答要求,有什么不同,认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再开始答题,可以避免出错或者降低出错的可能性,同时也借助具体审题过程对学生进行了审题习惯的培养.

三、 培养能力

在对学生错误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纠错练习,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发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选择题,因为有时候单选,有时候多选,所以总有学生问:“老师,这题选几个啊?”一方面可能题目不够严密,指代不明确,容易产生歧义,而另一方面则说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提示.例如,“下列哪些数最接近8000?”

与“下列哪些数接近8000?”就应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前者因为是找“最接近”,而最接近8000的数只有1个,所以只能选1个,后者因为是找“接近”,而接近8000的数有多个,所以是多选.通过对题目的对比,学生找到不同,一个是“最接近”,另一个是“接近”,所以选择的答案数量也不一样.由此,渗透答案单选还是多选不要“问老师”,而要“问题目”的教育.题目需要自己读,并且不是随随便便读,而是认认真真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形成资源

平时即时记录的错题,经过分析,像上述这样重新设计后,就成为老师宝贵的习题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形成性检测及总结性检测的后备.这种资源的形成,能够有效解决教师编题时到处找资料的难题,而且因为是学生平时练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所以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再练习可以有效检测学生订正的效果,做到及时反馈,教师便于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所以平时的错题积累是很有作用,很有意义的,但要使错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对错题进行分析,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错题的价值,使错题真正发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作用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错题使用的步骤.

第一步:记录错题.每日学生练习中的错误,特别是共性错误,需要及时摘录,搜集保存.先记录错误题目,再列举错误解法.一一对照,一目了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错误解法,不仅要挂在嘴上,更要记在本上.而且要多记在本上,少挂在嘴上.

第二步:分析原因.针对学生的错误解法,逐类分析错误原因,以便寻找对策,再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例如:23个小朋友去游乐场玩,至少要多少辆出租车才能把他们全部送到游乐场?

有学生解答:

23÷4等于5(辆)等3(人)

答:至少要5辆出租车才能把他们全部送到游乐场.

错误原因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剩下的3人.考虑到要把所有人都送到游乐场,还需要1辆车,也就是一共需要出租车5+1等于6(辆).

还有学生解答:

23÷4等于5(辆)

5+1等于6(辆)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除法算式没有写完整,只有商没有余数,因此错误.

同一个问题,学生会有不一样的错误,针对不同的错误,需要具体分析错误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第三步:制订对策.根据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选择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以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体现因材施教的效果.例如:上述问题的两种不同的错误,就需要采取不同方法纠错.第一种错误属于理解不透彻,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把全部人都送走”的意义的理解,可以采用讲授法组织教学;第二种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书写不完整造成,所以就要采用个别辅导,个别练习巩固的方法来纠错.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不同的错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纠错,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改错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收益,获得提高.

第四步:保存资源.经过上述处理的错题,已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源,要妥善保存,以备他日再用.例如,这些经过分析的错题,可以作为阶段测试的备用题目,更可以作为再教相同内容时的备课资源,以指导自己或者他人在教学新课前,便把握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练习中的易错点,从而能够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侧重,有所凸显,以便在新授时,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较为顺利的为学生突破认知方面的难点,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按照时间顺序把使用学生错题的顺序及步骤作了列举,希望通过具体而有层次的使用,真正把学生错题变成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宝贵资源,通过对学生错题的使用,实现学生错误资源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