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的社会责任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32 浏览:18421

摘 要 :性别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和规范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性别文化的社会责任是鲜明的,作用是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性别文化有责任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有责任构建公正的社会评价体系;有责任营造公平发展的社会氛围.

关 键 词 :性别文化;传统文化;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43-02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人类的文化可以说不是毫无性别(差异)的东西,它绝对不是处于男女之外的纯粹客观之中”.这足以表达他对性别文化的态度,性别文化是文化的根本,深深地影响着其他文化形态.性别文化是塑造人的文化,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经济、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不同时代性别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同,但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相同的,不外乎塑造人,整合各种关系,促进入与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文化的社会责任更加鲜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别文化有责任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

健全的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人格健全者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成就动机强,能够合理运用个人能力进行积极的、有开拓性的工作,而不是囿于各种不合理规范对自己的束缚.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便是由广大的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推动的.

毫无疑问,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具备这样的健全人格.但是,传统性别文化当中有太多的对于人格特征的规范,比如男性应该阳刚、独立、勇敢、坚强、理性、积极进取;女性则应该温柔、可爱、顺从、讨人喜欢.这种刻板的文化模式造就的男人和女人都有着明显的人格缺陷,男人就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强者”,即便力不从心,也要忍辱负重,无论如何压抑也要表现出“有泪不轻弹”的刚强;而女人则自从认识到自己是女孩的那一刻起,就在扮演着听话、乖巧、柔顺、懂得照顾他人的角色,这对她们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培养都是不利的,严重影响着她们未来社会地位的获得.事实上,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文化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性别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就都会成为落后性别文化的受害者,他们所遇到的角色困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性别文化的作用相当广泛,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深刻的影响.就个体而言,生理性别是先天的,伴随人的一生,一般不可更改,但与一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则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社会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男女的行为、角色进行不同标准的规范和塑造的产物,是后天注入的,是家庭、社会长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社会性别不是生理性别的必然结果,而是性别文化的组成部分.性别刻板印象不改变的话,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关系模式就不会改变.社会性别概念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因为社会的组织方式,我们的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社会如何看待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我们,以及期待我们如何去思考和行动.

个体在出生之前,社会性别就已经作为既定事实而存在了.儿童通过接受成人的语言和行为,模仿成人性别角色并内化,建立起初步的性别印象.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完成自身的社会性别塑造,并据此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原本自然秉赋不同的男女逐渐转变为具有相同或相近性别刻板印象的男人和女人,并进一步导致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地位与权力的不同.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特征是更为理想的人格范式.双性特征超越了传统的随生理性别分类的社会定义,但是拥有双性特征的人往往具有适应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潜能、肯定的自我评价、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他们的家庭、婚姻更容易和谐,事业、前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性别文化有责任将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把他们分成男女两个阵营,用已有的性别刻板模式去复制.当然,这样的责任只有依靠以男女平等为宗旨的先进的性别文化才能完成.

二、性别文化有责任构建公正的社会评价体系

以往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过于功利,以成败论英雄,且仅限于社会领域,并不涉及家庭,妇女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被低估.例如,妇女的生育行为由于在家庭内完成,因而其价值仅仅被看作是对家庭的贡献.事实上,生育行为不仅仅是为单个家庭繁衍后代,更是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妇女是人口再生产的承担者,是未来劳动力的唯一创造者.但是这部分价值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不仅表现在生育行为是无偿劳动上,而且表现在妇女为此而承受的巨大压力方面.与生育相伴随的是女性因此损失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即使是在女性充分就业时期,因生育而失去的学习机会、培训机会、升迁机会也相当多,使女性的发展潜力大打折扣,由此而得出女性素质低、能力差、成功者少的结论是不公平的.另外,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的大量基础性、怎么写作性的工作也为诸多所谓的成功者铺平了道路.这些都是妇女对社会的贡献,这部分价值也不应忽视.

性别文化有责任修正传统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充分肯定妇女的价值.诚然,男女有别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生理上的差异不但不应回避,反而应该正视,但它不能作为社会角色和地位划分的依据.不同性别的智力和能力各有优劣,不论男女都应该公平地享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并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需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使性别意识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注重各个领域的具体行动.它特别强调把性别分析纳入决策过程,在制定任何一项社会政策的论证阶段以及实施过程中,都要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评价,充分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给男性和女性带来的后果,及时加以修订,以避免在社会政策的层面上出现偏误. 三、性别文化有责任营造公平发展的社会氛围

社会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法律的框架下,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平的环境中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就是马克思在《宣言》中描绘的“自由人联合体”,是未来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社会公平的内涵非常丰富,既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上,又表现在政治权益上.如果一个社会一部分人处于统治地位,而另一部分人处于被统治和服从地位的话,就没有社会公平可言.社会公平还表现在文化权益方面,其根本出发点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理念上应同样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公平就必须建立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因为社会公平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实现,而必须有赖于国家的干预和调节.性别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核心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性别领域的社会公平.

根据布迪厄的分析,文化领域,包括性别文化,都充满着大大小小、有意无意的权力之争.各种形式的资本通过在场域中不同社会位置上的不平均分布而发挥效益,它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着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在维护“权力”的同时也维护了文化的惰性.男权社会营造的各种文化氛围,形成了对女性权利的相对剥夺.比如现在的“妇女回家论”与封建社会的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出一辙,都是在剥夺妇女的社会参与权,一个丧失社会权利的人是没有平等可言的.

性别文化就是要彻底改变文化对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的不合理束缚,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各尽其能,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摆脱性别刻板定位的最终目的不是号召男性无所作为,或让男人不如女人;也不是要倡导女性不顾自身的生理特点在任何领域都要与男性一决高下,而是要在承认生理差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动态的,性别文化不应以生物意义上的区别判断男女的优劣,不是机械地规定男女的社会角色,而是要倡导一种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但是这种平等不是静态的、表层的平等.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个人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是个人自由、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公正、和谐、文明的社会,个人的发展就缺乏最根本的保障,个人的发展只有在整个社会的大发展中才能更有保障.于是,建设一个公平、公正、自由、、多元、开放、充满法治和人权精神的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迫切的.

四、性别文化有责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从我国国情来看,落后的生产力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因为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持续高效地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只有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才是更高层次的和谐.但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只有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的提出已经十余年了,然而现阶段性别意识仍未能真正纳入决策主流.诸多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法律法规时,或多或少缺乏性别意识,造成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所以,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一系列问题还较为突出,在发展水平和发展机会上的差异成为重要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之一.

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诸多支撑体系的、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公共平台,它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经济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来共同维护.间的和谐是最根本的人与人的和谐,基于生理差异的男女存在着天然的不同之处,但生理差异并不是诸如“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职业隔离”等社会性别差异的理由.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就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宣言》申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指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自然包括没有社会性别障碍的发展,包括女性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党所描绘的和谐社会的蓝图.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逐步消除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实现全面的男女平等.这就需要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的性别文化,促进女性更快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