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吸引力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27 浏览:107102

语文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让课堂语言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流的载体.而语文教师更应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让课堂语言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像磁石吸铁那样吸引住学生呢

一、准确规范,灵活多变

准确规范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准确无误.

努力说好普通话,分清前后鼻音和四声的读法,不要把“思”对成“死”,“倾听”读成“请听”.表达自然利落,不要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带有口头禅,每句话后加上“是不是”,“然后”之词,这样嗦嗦非但起不到强调作用,反而冲淡重点.

感情真挚,灵活多变也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要以声传情,注情与声,声情并茂.语言风格异彩纷呈,音调和谐,舒缓流畅,活泼风趣,强弱有致,飞扬,多用排比,反复句式,将教案中的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通谷易懂.教师语调、语气优美、多变,生动有感情才能形成一股股冲击波叩开学生心扉,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切忌机械呆板,贫乏生硬,千篇一律,总是板起一副“夫子”面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巴巴地说教、灌输,半强迫性地驱使学生听讲,学生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最终定会以失败告终.

二、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语文教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有力手段,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会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无声的汉字通过生动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鲜活的语言能为语文教学增光辉,能燃起学生求知热情,激发学生求知.如:一位老师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讲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阙时,作了如下讲解:“同学们,苏东坡先生远离家乡,他也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熔铸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引用了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的一句歌词)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等”这样表述流畅自然,他巧借流行歌曲的歌词为自己讲解苏词的意境怎么写作,由于学生对这句歌词耳熟心熟,这样也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另外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移情、生情的启动机,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把情趣与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情绪盎然,兴趣倍增,形成愉快的教学氛围.据说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鲁迅先生很富有幽默感,他很有个性,讲课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每一句话都充满感情和力量,使学生感到意味深长,有一回讲到《红楼梦》,鲁迅先生笑问学生:“诸君喜欢林妹妹否”一位学生大胆地站起来问道:“请问先生喜欢否”鲁迅先生答道:“我可不喜欢林妹妹呦,我嫌她哭哭啼啼小心眼儿,整天让人哄着等.”鲁迅先生知识渊博,讲课能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他的讲课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教师语言的锤炼看似容易,实际很艰辛,绝不是一日之功,表面看是口才问题,实际要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平日里注意学习语言,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训练,就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