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是文学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326 浏览:80372

尊敬的莫言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一名忠实读者.您说:“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也想冒昧地谈一谈文学的“无用之用”.

今天我们谈文字,我想首先应排除歌功颂德或谋求升官发财的“有用”文章,而谈纯粹文字.正如“诗言志”,纯粹文字是一种作者精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内心情感的释放与的宣泄.这样来说,纯粹文学和音乐、绘画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手段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纯粹文学是无用的.作者个人的情感与有其个性、特殊性,有时甚至与社会格格不入.纳博科夫写成《洛丽塔》,在美国各大出版商处都吃了闭门羹,最终才得以在法国一家一向出版低级读物的出版社出版.而他的《洛丽塔》虽已被奉为经典,但依旧晦涩难懂,他的内心世界也并未被大多数读者所理解.而《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等意识流小说则更令人云里雾里.乔伊斯固然释放了他的情感,宣示了他的,但这种纯粹文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用的.

其次,文学之所以被认为“无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学不像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能创造显而易见的巨大生产力,直接推动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学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正餐”,但在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物质文明里,精神生活常被忽视――再也没有“痛饮酒,熟读《离骚》”的名士了.甚至这一点,在中学教育对语文的忽视中,也可以看出来.莫言先生,不知道您是否也会感到一种悲凉呢?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锡,大器免成.”文学的无用,正为文学提供了“有用”的基础.所以谈文字的有用.

文学作用之一,正是由于文学的个性和特殊性.文学为作家们提供了一方私密的净土,作家可以在这一方净土上表达自己在喧嚣尘世中无人诉说也无处说的情感,得到心灵上的休憩与慰藉.安妮在躲避纳粹法西斯的日子里,日记成了她倾诉的对象.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远方仅仅是指地理上的远方吗?我想这也指百年千年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时间上的远方吧.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除了文学,他自己又能向哪里倾诉“我在春季播种”这一美丽恬静的画面呢?私密的栖息地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这些文学家才是找到了乌托邦的人啊.


同时,文学作为艺术的一支,欣赏艺术,欣赏文学,也可以使人愉悦.人生常在两个极端间徘徊:一个是求之不得的痛苦,一个是求而得之又失去目标的无聊.“只有当人们沉浸在审美中时,才能忘记痛苦.”叔本华如是说.我们欣赏文学的过程也是审美,能获得所谓“审美的解脱”.我们欣赏文学,可以达到与作者,与书中人物的共情,共情使我们沉浸在作者的精神世界里,忘却了现实中的苦难与烦忧,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奥威尔《1984》字字滴血,我也感到那株“遮荫的粟树”上结满了悲伤.无论是《生死疲劳》的轮回转世,还是《蛙》中女军医的坚定步伐,莫言先生,我都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难以言表的情感去打动着我.正是无用,才能使人解脱啊.

当然,正如名言“小说是一个名族的秘史”,文学也通过作家,客观上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如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鲁迅的《呐喊》《彷徨》,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这也算是文学的有用吧.

文学,纯粹文学,表面上是无用的.但正是这种无用,为作者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给读者审美的解脱,这是文学的无用之用啊.莫言先生,您怎么看呢?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13年4月

(注:本文获山东赛区高中组特等奖)

附:山东大学教授谢锡文点评及颁奖词

遇见美好的文字,会让作为文学院教师的我们有情不自禁的喜悦;遇见思想的成长,更会令所有为人师者有发自内心的欣喜.这是一封令中学语文老师和大学文学教授都深为感喟赞叹的书信,它以青春无敌的姿态,在千余字的叙说中,企望与文学大师莫言进行思想与思想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大师莫言在倾听吗?

我们从他的文字里看到,这位中学生他高高踮起双脚,垫在他脚下的是尼采的哲学忧思、叔本华的美学思辨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冥想,西方哲学的经典让他获得了深刻的思辩能力,让他拥有了与大师对话的思想高度,所以,他在书信里可以从容地在老庄哲学中追溯中国历史,在“诗言志,歌咏言”的经典余韵中品味中国文学,在《荷马史诗》与《呐喊》《彷徨》中自由转换视角.他努力在思想的高度上与登上世界文学之巅的莫言相呼应.

同时,他还以丰富的文学阅读与大师的作品对话,他用奥威尔的《1984》对话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用《安妮日记》呼应《蛙》中的坚韧与顽强,他让我们惊叹,如何在有用的分数与无用的学养之间,有如此丰厚广阔的人文阅读――可以在今天,在此刻,打开与大师心灵沟通的门径.

我们相信这封见证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情怀的书信,莫言先生一定会认真倾听,他也一定会像我们此刻一样,急切地询问,是谁给他写了这样一封《无用之用是文学》的书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本次大赛高中组特等奖获得者――请他上台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