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94 浏览:81963

【摘 要】 由于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适应环境和交往障碍、心理状态低沉或紧张、情感困惑或上网成瘾等问题.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对策主要是: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表率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和目标教育、明确校纪校规;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 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的是“所谓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况”.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除了要保持躯体的健康,也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高校里,由于大学生接触面的扩大以及与人交往的增多,价值观及世界观存在不稳定性,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凶杀等一些事件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管理和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处于主导地位,因为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行为规范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与学生接触密切,对学生的情感状况、在校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信赖辅导员,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都愿意寻求辅导员的支持.

因此,辅导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方面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引导高校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业、生活、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产生后,如果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与条件,他们把矛盾、困惑、愤怒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几条: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健康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完整的统一人格;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参照这些标准,目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适应环境障碍

进入大学后,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时期,往往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时期.首先是学生由于高中紧张的学习以及高中时家长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过分渲染,使得他们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在面对理想的学校与现实的学校、理想的专业与现实的专业的存在落差时,很难进行内心的调整.其次是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差异,比如陌生的地方、不熟悉的人、大学宽松的教学模式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等等,使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许多学生便提出自己想像中的大学生活与实际不符,使他们很失望,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调整,心情长期处于失落、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心理状态低沉

在工作中,根据对一些班的了解、调查、谈话,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情绪低落、苦闷、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畏惧等一些状态.这些同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为不愿与人谈话,不愿与班级同学交往,不喜欢跟辅导员交流,班级的集体活动不爱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他们不感兴趣,对学习也抓得不紧,外界的一切变化对他们来说是事不关己,表现沉默,这种自闭的学生如果不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会导致心理疾病,无法适应社会.

3.心理紧张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及未来非常关心,从而带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导致在校生活及学习的无规律性,使自我个性很难发挥,这种学生表现为对学校及班级的活动过于关注,但是又缺乏适当的表达方式,经常产生失落感及个人挫败感,甚至做出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

4.交往障碍

家庭教育背景、性格、经历的不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经验,产生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人际交往退缩、消极、敏感或者个性很强、不合群,很难与人沟通.这类学生除了与同一个宿舍的人熟悉之外,与班级、学校其他人很少接触,在学校遇到认识的人宁愿绕道走,也不愿打招呼,有的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人际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抑郁,阻碍心理健康发展.

5.情感困惑

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7―23岁之间,生理发育已成熟,因此,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便因为好奇或者仿效,开始谈恋爱.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及对情感合理的引导,使得许多同学在与异往时,难以正确对待, 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走向极端.由于恋爱导致的抑郁、焦虑、不安全事件等问题也很突出,从而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6.网瘾问题

进入大学后,相对于高中来说,课业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多,如果心理无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同学便会将注意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从而产生网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玩游戏.这类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呆板、精神状态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更不愿参加校园活动.

出现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这种情况加深.同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是与其他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因此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给其他人造成影响,比如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等行为会对班级以及宿舍人造成负面作用. 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综合起来有外在因素及内在心理承受能力因素、目标缺失等三方面原因.

1.外在因素

首先,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参加学校班级活动中,个性的发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变得相对困难,使更多同学对自我价值存在质疑,一旦不能很好地调节与疏导,便会出现自我否定、自卑等心理问题.

其次,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认为孩子一旦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前途肯定不成问题.这种过强的人生压力迫使当代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肩负了实现父辈人生理想的压力,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学生的父母都生活在农村,对于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认识,过重的压力及期望促使了子女焦躁、压抑、孤独、忧郁等心理的形成.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带来许多诱惑,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会毒害大学生的心理,加上学校周边环境恶劣,网吧、游戏厅等比比皆是,掺杂其中的文化垃圾使大学生深受其害.

2.内在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经济生活条件明显提高,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

首先,独力性差,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父母在生活、学习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使他们对社会和学校缺少了解,上大学后,思想波动大,缺乏跟人的交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差,当进行大学后,环境发生变化,离开父母独自去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不再是佼佼者时,往往不能很快适应环境.表现为,顺利与受宠成为心理定势,经受不起失败、不能被批评、不能自主,一旦这种挫折感时间长、强度大,他们就会变得自卑、失望、心灰意冷甚至绝望轻生.


3.目标缺失

首先,学习目标缺乏,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认识、定位和规划.由于缺乏学习目标和规划,从而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整日消极度日,人生目标缺少定位,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逃课、懒散、无心向学等恶习便频频出现.

其次,生活目标缺失,大学生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随大流、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在高校学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其心理正常的成长,缺少对自己在社会中正确的定位,对人生价值及世界的看法往往会发生偏颇,引起心理疾病.

四、辅导员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解非常密切,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要有积极心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因此必须要有积极心态,以满腔热情、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首先,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培养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构建健康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影响到学生,促进其心理健康.

其次,要做学生的表率,要具有积极正面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再次,要有奉献之心、耐心以及责任心.辅导员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要完成各个部门下达的任务,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涉及到学生的事情,就要工作,许多事情都是在工作时间之外进行处理.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要求辅导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在和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尽量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另外,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通过举行班会、组织讲座、单个谈话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介绍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另外,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情况,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并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远离心理疾病.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班集体是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思想交流的载体.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与人交往、展现自我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加强目标教育、明确校纪校规

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生活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及文化活动, 让学生树立大学生活目标,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且要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校纪校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什么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应该做.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增强了,辅导员应该积极探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一种的、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多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等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周磊,吴绵超.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王小英.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3] 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李勃.复旦投毒案背后的心理症结[J].南方日报,2013-04-23.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政雄.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及其成因[J].世纪桥,2008.2.

[7] 郑华萍,姜丽萍,孙媛媛,郭鹏.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8.4.

【作者简介】

李丹霞(1983-)女,陕西商洛人,经济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辅导员工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