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心理问题的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35 浏览:69459

摘 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高职教师所存在的一些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教师 心理 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教育系统改革的深入,随着学生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果不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那么不仅严重影响教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所特有的多重身份所带来的心理冲突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对学生起着教育管理的责任;他们是学生父母的写作技巧人,在一定时间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心理治疗者,需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和感情;他们又是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他还要在学校之外,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一个学生“义愤填鹰”地谈起他的做教师的母亲:“她老是教训我,老把我的成绩与她班上的学生比.她在家里不是妈妈,而是个老师,我讨厌她.”因此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使得有的教师不能处理好多种关系,加重了心理负担.


2.教师的工作繁重、压力过大

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其特殊性.教师的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正因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难度大、要求高,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重与压力,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要严重.据调查: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的人对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无疑,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

教师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心理状况不佳的现象,还与教师面临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艰苦有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怎能不产生心理压力呢?

工作繁重、压力过大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3.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心理素质欠佳

教师不仅工作繁重、压力过大,而且承受各种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心理素质欠佳.据调查,教师抗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行为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症状,尤其是由于社会的偏见,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常常被现实所挫伤.所以在教师中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意识,扮演“红烛”角色:照亮别人,牺牲自己,没有自我,不要索取,无私奉献,久而久之,损害了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保健

1.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2.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心理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 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不断改善自身的内心状态,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应该注意自我调适.

第一、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第二、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总之,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经常进行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学生,积极乐观地生活,以良好的心态,促进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