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通识教育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11 浏览:22382

摘 要: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于清末民初,受到西方教育体制的强烈影响.但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世界观、生活观的引导升华;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与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借鉴西方的通识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转变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从而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的世界观,并有着创造能力的有用之才.

关 键 词:通识教育;全面发展;大学生;高等教育

一、国外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有时也被称为“博雅教育”、“自由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它主要考虑个体的自由成长与自我完善、个性的充分舒展,以及个体与社会间的和谐.与之相对应的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以职业培训为主要目的,它主要考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等.

中外教育界普遍认为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1iberal education).他认为“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即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其学科主要包括读、写、音乐、绘画、哲学等能够陶冶心智的科目;同时他认为为了谋生,以获取金钱为目的的工匠技艺为内容的教育是鄙俗的非自由教育,这种教育直接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是为了追求功利为目的,为了谋生而取悦于他人或按他人意愿与要求行事,因此背离了真理和理性.到中世纪,通识教育逐渐在欧洲演变成对贵族的“七艺”教育.在17世纪的英国,又与“绅士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近代的博雅教育.


进入20世纪,美国成了现代通识教育的中心,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博雅教育观对人性发展的见解.大学里的通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各种各样丰富的、感性的东西去体验生活,去体验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可以使他们明白怎样选择充满意义的最佳的生活方式;这种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会最终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这种教育有助于美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树立起一种广泛包容性的社会共同认知,塑造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化,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

现代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传统教育,尤其是技术化教育进行反思.对于中国大学来说,这是一种崭新的大学教育理念.近些年来,中国教育界一直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并大量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教育理论,对人才培养目标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诸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提倡重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活跃的新观点.这些观点与通识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教育也同样历史悠久.早期中国的教育与世界其他文明一样,都是贵族式教育.中国周代就在办有官学,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办起了中国最早的私塾.早期的私塾教育是在以贵族为主体的小范围内实行的纯精英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被称为“士”的精英阶层.“士”阶层普遍需要掌握君子六艺,也即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贵族文化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涵盖了文化、音乐、军事、生活技能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培养的通才教育.中国早期教育同古希腊时代的“自由教育”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注重人的全方位发展.

进入封建时代后,随着隋唐时代科举选拨制度的设立,官僚队伍向平民开放,不再讲究贵族出身,而只看科举考试成绩,这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此后,中国的教育也日渐平民化,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但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忽视了人的全方位培养.尤其是明清时代以八股文选材,注重文体格式,讲究“代圣人立言”,严格约束人的思维方式,不允许有异样言论的出现.这使得我国教育渐趋于应试式教育.这种教育制度虽然在选拨上相对公平,但缺点也很明显,导致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文体格式、陷于思维僵化,无法释放出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真正潜力.

近代废除科举制度之后,中国教育制度也开始向注重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新式教育体制转型.民国期间,各地都兴起了大量新式学校,并建立了一批的高等院校,这一时期是中国新式高等教育的萌芽期.受限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高等教育只能是走精英教育的路线,只有少数富裕家庭可以担负得起.这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具体的教材、专业分类到教育理念都在全面向西方学习,但救亡图存的危机感始终存在,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目标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提升中国国力.与经济、生产直接相关的理工科更加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重理轻文的教育风气此时就已经扎下了根.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的中国,在教育制度上受到了苏联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效仿苏联做出了文理分科、分校的大调整.这一时期,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典型的专业教育,重理轻文的倾向更加明显.我们的高等教育目的性非常鲜明,就是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怎么写作的各类专业人才.由于中国的国情所限,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精英教育、小众教育.

受此影响,中国当代的教育制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们的命运,每个家庭从父母到子女都对考试异常重视.在这种大的教育环境下,各级学校也不可能提供大范围的、针对个人的“因材施教”,学生们也都是以取得较高的考试分数为目标.

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人的全面发展不被重视,而更加强调主要的几门学科的学习效果.课余时间也大多被题海所淹没,使得学生们没有精力去博览群书,思考人生感悟.这不但影响到学生们人格、世界观的完善,更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长期以往,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将来.三.通识教育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我国的高等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大批海外学成归国的优秀师资的加入,新一轮的院校合并与重组,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大学的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多元化,受众面大大增加,大学校园也更加富有活力.

近些年,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600万以上,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教育质量如何,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则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很多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压力仍然非常严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毕业生本身素质还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大学教育不能仅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应该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扩展视野,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大学里如果仅仅让学生们学习其本专业的学科知识,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就等同于职业培训,显得太功利主义.如果这一行业的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那么他们将很难转入其他行业.

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弥补由于之前长期应试教育而落下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质,丰富其心灵.不管其专业分科,一些基础性的社会学、哲学、历史、艺术类的课程都应该向所有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们去选修,这些人文课程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思想,激发其创造力,让他们理解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完善发展,使个人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

很多大学新生在顺利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不适应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了.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还没有形成清晰的世界观、固定的人格.没有每天满满的课程,没有了天天的作业,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不少人开始茫然失措起来.这需要高校适时地加以引导,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通识课程,改善课堂教育手段,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兴趣,并鼓励学生们自己发展出有益的兴趣爱好.

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在陆续建立增加了人文课程的选修课系统,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可喜进步.高等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应该让大学生感受到,教育是跟他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高等学校开展通识教育,应是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学会用如何感性地体验生活,使他们明白怎样选择充满意义的最佳的生活方式,这会最终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的世界观,并有着创造能力的有用之才.

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里持续推广通识教育,最终应该达到这样的一种终极目标:让中国大学不再只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工具化的职业人员,而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懂得感悟、懂得反思的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人不再被工具化、功利化培养的时候,教育才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