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的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32 浏览:106056

摘 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人机工程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探讨,将理论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并结合“案例教学法、项目实训法和小组攻关法”等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为工业设计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关 键 词: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教学研究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人机工程学既研究“人-机、机-环境、人-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属性,又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属性.从而使整个系统安全、高效,且对人有较高舒适度和生命保障功能,最终达到系统综合使用效能最高.

黑龙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对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已提升到研究和实践阶段.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后续的产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教学是否能顺利展开.所以该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和前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课程教研小组成员对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经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首先确立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开阔的眼界、良好的个人素质、正确地价值观、艺术与技术交融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系统的工业设计核心知识、技能、态度,适应社会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力争实现就业零适应期.[1]”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工业设计专业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应用型;适当删减原先主要是适合工技术专业工科学生的纯理论研究性的教学内容,时着力加强本学科与工业设计专业的关联[2].

人机工程学虽以独立课程单元存在,但却辅助于若干产品设计课程,本单元课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改革课程内容,优化理论学时,突出注重应用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针对现行教科书章节安排的不合理,对各章节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希望在每一个“人的因素”的知识点后安排与其相应的设计内容“机的因素”,可以马上理论联系设计实际.同时把相关的一些“机的因素”安排在同一或相近章节,体现一定的内在逻辑性[3].具体实施方案为:

(1)根据理论知识的关联性,将课程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基础数据模块、设计原理模块、环境模块、人机系统设计模块.

模块一:人机工程学基础知识(第1-3章)10课时

知识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述,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综述,人的感觉特征及心理特征,人的运动系统机能及其特征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授,设计案例剖析,课程实训.

模块二: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第4章)4课时

知识点:人体测量的方法与常识,常用人体测量资料、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授,设计案例剖析,课程实训,网络互动.模块三:人机界面及各种装置设计(第5-8章)18课时

知识点:人机的信息界面图形符号设计、显示装置设计与选择、操纵装置设计与选择、工作椅设计主要依据.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设计案例剖析,课程实训.

模块四:安全设计(第9章)4课时

知识点:了解与掌握事故分析、作业环境分析与安全设计之间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设计案例剖析,课程实训.模块五:人机总体设计及发展趋势(第10章)4课时

知识点:与人体相关产品的选择及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设计案例剖析,课程实训,师生互动.

(2)优化理论课各部分的授课时数,突出重点内容.如:增加操作空间、人机信息界面设计部分的学时数,减少热、振动等环境的理论授课学时.

(3)结合煤炭优势,教学重点内容应侧重操作空间、操作面板、人机交互、人机协调等内容,优化理论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原则和实验数据为设计基础,共同完成实践项目.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人机工程学》课程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从教学内容中探索,从教学手段中发掘,既要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又要有针对性、创造性,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实训法和小组攻关法方法等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国际上推广的一种生动直观的先进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导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师生共同讨论,广泛听取学生的见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避免了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做法.

2.项目实训法

为了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以“项目实训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设计竞赛,以产品设计为载体,教师采用一对一指导的形式,以人机原理和产品设计理论为依据,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师生共同攻关,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设计,部分教师和学生还以此为契机,为自己的设计生涯画上了光辉的一笔,师生均受益匪浅,项目实训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名同学在不同层次的竞赛上获奖;教师和学生多人申报外观专利,如图1雪花书桌,图2小厨宝.

通过项目实训使同学熟练掌握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并能够完成以人机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和以产品系统设计(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为延伸设计的完整工业产品设计,为工业设计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小组攻关法

“小组攻关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项目实训法”的补充.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共同研讨,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攻关法”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以“科研促教学”为理念,将科研融入教学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煤炭专业特色和“科研促教学”理念,结合该课程建设,2007年成功申报黑龙江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采煤机操作系统应用研究》,将采煤机的操作系统的人机协调课题研究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真题实践中得到锻炼,采用学生的优选设计方案,为企业提供设计参考;将人机协调理论应用于采煤机目前在我省尚属首例,在本领域处于黑龙江省内领先水平.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又称为TSD(TotalSystemDesign)设计法.TSD设计法的中心思想是系统设计必须分为一系列具有明确定义的设计阶段,而每个阶段的设计活动和任务必须是明确的.这是典型的系统化解决问题策略.“总体”的意义是强调人机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都应给予全面的考虑,以克服长期以来设计中忽略人和人的效能问题,其设计的目标是使系统的每个组成成分都为实现系统目标而能够协调一致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结合采煤机的操作流程进行操纵面板设计,采煤机手动操作系统的操作流程为:开启运输机→采煤机→泵电机→站选择→左、右截割;并具有急停手柄和备用手柄.

根据采煤机手动操作系统的操作流程,分析采煤机的工作空间、操纵装置的形状编码和力的大小、作业场所的布置原则来进行操纵面板设计,如图3采煤机操作界面所示.

“科研促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成果能充实和改革教学内容、科研活动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的改善,课外科研小组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面向本科生学术讲座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形成“科研水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设计总结,编著《产品设计》教材,其中重点章节为产品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水平.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摆脱以往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工业设计现实和实践状况,使学生获得符合现实的设计体验,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使教师在教学和指导设计过程中,能使人机相关原理与产品设计有机融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知识和设计指导能力;作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建设,对于工业设计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Y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