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那点事儿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73 浏览:67840

只要大富豪是个增量,艺术品投资的泡沫就会越来越绚丽.

谈到艺术品,现在都觉得不得了,涨得让楼市都不敢说自己在涨.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个逻辑,归根结底涨的不是画,而是小富翁都已变成大富豪,他们需要一种可以让他们一掷千金的商品,于是作为顶级奢侈品的艺术自然要涨.

如此推算,现在大家一窝蜂地讨论艺术品“泡沫”便毫无意义,只要大富豪是个增量,这些人愿意追加金钱玩下去,这个泡沫就会越来越绚丽.本来就是个富人游戏,吾辈在门外踮脚凸眼喊“泡沫”喊得再辛苦严肃,都与这个游戏扯不上半点关系.

即便如此,当听到佳士得亚洲区副主席叶正元先生的话时,仍然对这个富有的群体感到些惊异――内地写家已经开始欧洲印象派的作品!

在现有世界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印象派作品是最高的一个板块,这造成更早的艺术经典多被于博物馆等艺术机构之中,很少流通.于是,印象派画作就成了国际家们最顶级的选择之一.

当然,中国家对此的介入有个数量级的差异,比如内地藏家瞄准的是百万美元级的作品,台湾、香港的藏家则在千万级上打主意.

也许从这个消息,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佳士得此次不辞辛苦,漂洋过海地把包括克劳德莫奈、爱德加德加、阿尔弗莱德西斯莱等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运到北京,作两日的展览.11月,这些作品将上拍于佳士得的纽约秋拍.

主办方自然不会如此解释此次预展的目的.佳士得公司对此次北京预展的动因说得很客气:一是想把艺术的“真金”带到国内来;二是想起到美育作用,让早知印象派之名而不识其面目的国内人士熟悉一下.

事实上,佳士得把印象派作品介绍到内地,这已是第四次,最早约在2003年前后的上海.但作为印象振作品专家的叶正元坦言,尽管内地藏家对印象派已经有了兴趣,但他们对这些作品并不了解.

其实对艺术品了解与否无碍于艺术投资的运行,事实上相较于卖弄观念、故弄玄虚的当代艺术作品,印象派作品的单纯使它更容易被人欣赏.但如前所言,这不是问题.艺术品投资是个很小的市场,尽管它资金总量巨大,但有能力参与的就是那些面孔,随着他们财富的增加和兴趣的愈趋浓厚,这些昂贵的画作会以更高的在他们手中转来转去,只要有接盘能力的人存在,这个游戏就会越玩越精彩.

对于普通人,我们至少有当看客的荣幸,尽管由媒体充当的无数拉拉队把场内赛事喊得如火如荼,我们却可以在这热闹中找到一些艺术的本真乐趣.便如此次,如果没有拍卖方的运作,我们也无缘见到这些19、20世纪诸大师的作品,这里有印象派的掌门人物,像莫奈、德加、西斯莱,有被后印象派大师塞尚奉为其师的卡米勒,比沙罗,有野兽派的创始者艾柏马尔凯,还有如雷贯耳的毕加索、亚夫伦斯基等

既有印象又有现代诸派,而且其中不乏像莫奈的《松树,安提贝岬角》、亚夫伦斯基的《闭上双眼的西班牙女人》这些估价在三四千万元以上的作品,无疑,这是一个大饱眼福的机会,对于那些蠢蠢欲动又不知如何选择的内地新兴家们,这也有着新品发布会的魅力.

跟现在中国流行“四大天王”的画一样,国际上也有个“印象派风潮”.这个风潮在印象派作品诞生之初便开始渐渐形成,与以往那些神圣、严肃、庄重的题材相比较,印象派的画作因多集中于自然风光而被人所喜好,而且大多印象派作品都是画家于室外即时创作,画幅较小,所以适合中产家庭装饰在自己的客厅里.

但风潮的汹涌则是因为日本的介入,60年代以后,因为日本经济上的腾飞,大批坐拥亿万身家的投资客开始在全球艺术市场上呼风唤雨,大肆收罗其他国家的艺术品,截至1990年,日本人购写世界名画的比例占39.8%,其中多为印象派作品.他们当时的情景也同今日中国一样,投资者调动所有力量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从拍卖业、保险业、公关公司、酒店、画廊、画家全部进入一种集体亢奋之中,而被他们选中的画作则一路高飚.

今年5月,在纽约苏富比春拍中,后印象派大师塞尚的《甜瓜》以2552万美元成交.据统计,仅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印象派的作品至少已经卖了20多亿美元.

如今,在这块投资高地上,中国家们也开始夺寨插旗,只是以目前的实力和对艺术了解的缺乏,他们染指的往往只是一些三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