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艺术,催生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45 浏览:143178

“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课文本身很精彩,情感很浓郁,师生的期望值也很高,但就是没有出现,总达不到预期的境界.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艺术,教学中不仅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昂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

1.深刻理解,启迪心智

黑格尔把审美欣赏的过程称做“充满敏感的关照”.在阅读教学中深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内核,才能获得审美快感、情感愉悦.“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所以,教者要具慧眼,富有睿智.在关键处,层层启发,披文以入境,在疑难处,启疑导师,化难为易,能直透揍理,模糊为清晰;于无疑中生疑,变平淡为神奇.《月光曲》中写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了一首曲子,问还要不要再弹一曲.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疑点,也是一个难点,人们多采用“激动”说和“知音”说,也是一个难点,参考书上就说“他在此遇到了知音,很激动,因而又弹了一曲.”说贝多芬激动,倒是事实,诚如文中所言,那位盲姑娘不仅酷爱音乐,而且还蛮在行;说他是遇到知音,由此激动而想再弹一曲,理解不免肤浅甚至谬误了.教者在此激疑:贝多芬再弹一曲是由于遇到知音吗?必会把学生引向深入.其实,贝多芬的乐曲、演奏享誉世界,知音可谓多矣,何至于在此遇到“知音”而激动呢?我们应该抓住“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这句话理解.贝多芬从盲姑娘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到,这位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也看出她“爱听”自己演奏,为使姑娘得到更大的满足,他便想为她再弹一首,也满足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多好啊”的强烈愿望.你看,这样的理解,不就使学生感受到了贝多芬的真情实感,美好心灵吗?

2.合理想象,遵路入境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以一种桥梁.通过了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读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之物、之景的想象,那么,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深深感染.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强调的是“遵路入境”.例如:《草原》一文对草原的描写,要引导学生再造想象,首先要学生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轻轻流入眼前”等词语,想象草原辽阔的特点,对草原获得整体的映像,然后,提示学生根据“一碧千里”的“碧”,“无边的绿毯”的“绿”,“绿色渲染”、“翠流”等词句,想象草原的无边绿色.接着,又引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四面都是小丘”,因而“并不茫茫”、“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以突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想象.最后让学生把草原的这几个特点联系起来想象,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随着学生的美感不断增强,情感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3.精要点化,推波助澜

语言“点化”有时如同中国画中的“渲染”技法一样,可以创设情境,激发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点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例如:《伏尔加河的纤夫》课文第一节勾勒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纤夫》的画面.在导入课文时,挂出《纤夫》画面后,便深情地描述画面的情景.此时,耳旁仿佛又响起了伏尔加河的纤夫上的纤夫曲.接着再哼唱几句沉重的号子.动情的语言渲染和低沉的曲调,使学生仿佛一下子置身于伏尔加河畔船夫的身旁了.特别是讲到情感浓郁的重要部分时,三言两语的点化会使学生情感的波澜激奋汹涌.又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讲到“陈赓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这部分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动情地说:检测如他接受了陈赓的青稞面,或者是骑上陈赓的马,本可以活下来,但他想到自己活下来,对方就会饿死、累死.你看,一个才十二岁的孩子,在生死关头,一心想到的是别人的生命.他用超人的智慧和惊天的毅力骗过陈赓,而自己却倒下了.宁可自己饿死,绝不拖累他人,也要全力保护老红军.小小的心灵,崇高的品质,怎不使人为之感动呢?


4.巧妙朗读,激发情感

通过朗读,体会语感,激发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是常用的.以读代讲,常能避免情感淡化.例如:一位特级教师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最后“清澈的小河”一段文字,就是通过老师的朗读完成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法很多,各有不同,有时几种读法并施,情感自然而知.又如:如《黄继光》一文中四个“望着他”的句子,不妨这样处理:先让一位学生读这一小节前半部分的叙述文章,教师四次领读“他感到”,让学生四次齐读“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教师再接着读黄继光用胸膛堵眼的描写.这样,节奏起伏抑扬,声浪宏细交替,学生的情感随之起伏激荡.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方法,而每一种方法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独立使用的,如果我们驾驭得当,是会有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