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洁治:去除牙石和菌斑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79 浏览:154619

口腔洁治(俗称“洗牙”)是由口腔专业人员使用手用器械或超声波洁牙机去除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的一个治疗方法.很多人认为口腔洁治是一种牙齿美容的方法,其实它不仅仅是为了牙齿的美观,实际上它更是一种牙周疾病的治疗方法.

牙石是细菌的温床

说到口腔洁治,就必须从牙周疾病说起.牙周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罪魁祸首.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肉眼不易看见,但可通过有效刷牙去除牙菌斑.如果牙菌斑不能及时去除,它就会与唾液中的矿物质一起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沉积物,这就是牙石.

牙石容易长在靠近牙龈的牙齿表面及牙缝等不易清洁的地方.牙石表面粗糙,很容易附着牙垢而成为细菌的温床,是牙龈出血、口臭、牙龈炎和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牙结石的形成,与口腔环境如唾液的量和黏稠度、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机体的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牙石就像水壶里沉积的水垢,一般来说不容易预防,当然少吃软而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或延缓牙结石的沉积.由于牙结石牢固的粘附在牙齿表面,不能用刷牙等方法自行去除,必须定期通过口腔洁治去除牙石,以防治牙周疾病.


口腔洁治全过程

口腔洁治是通过超声洁治器的工作头轻轻接触牙石,靠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来击碎牙石,使其碎裂脱落.

操作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胜任.操作中,洁治器工作头放置的方向、力度和在牙面的停留时间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洁治的效果.不当的操作不但不能把牙石清除干净,甚至会损伤牙龈和牙齿表面.同时,洁牙器械的消毒非常重要,必须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因此,口腔洁治必须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医院进行.

多数人在洁治过程中都会有出血,这是因为在去除牙石时,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牙龈,如果牙龈有炎症,牙龈出血就会更明显,这是正常的现象,等牙龈炎症消除后,出血现象自然会明显好转.

洁治过程中多有牙齿酸痛感觉,这主要是牙根暴露所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是牙周疾病的一种典型表现,牙周病越严重,牙根暴露越明显.治疗前,牙石遮挡住外界的刺激,感觉不到酸痛,一旦牙结石被去除之后,牙根面暴露在外,遇冷热刺激就会出现酸痛等敏感症状.但是如果牙石不去除,则会继续刺激牙龈向根方退缩而使更多的牙根暴露,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一般来说,酸痛症状大约两周左右会逐渐消失,若酸痛感一直持续,可尝试使用脱敏牙膏.另外应注意的是,在洁治后,短期内应尽量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漱口用温水,可有效缓解酸痛症状.

洁治后牙缝“变大”

很多人感觉洁治后牙缝变大,其实,这是多年来口腔卫生较差的结果.牙齿之间的缝隙正常情况下被牙龈充满,但由于牙石的长期堆积,导致牙龈萎缩,牙缝隙逐渐被牙石覆盖,洁治后就会显得牙缝很大.如果不及时去除牙石,牙龈会继续退缩,牙间隙会进一步变大,最终导使牙齿松动脱落.

洁治后还需抛光

口腔洁治后还有一道“工序”常常被忽略――这就是抛光.洁治后的牙齿表面并不光滑,常常会有遗留的色素和肉眼难辨别的细小牙石,在这样粗糙的牙齿表面牙石反而会比以前更快沉积,因此,为了使洁治后的牙面更加光滑,就必须抛光.抛光能除尽残留牙石和色素,去除牙面划痕,使牙齿表面更光滑,延缓牙垢、菌斑的沉积和附着,让洁治的效果更好.

口腔洁治并非一劳永逸

口腔洁治并非一劳永逸的事,一次洁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由于牙菌斑、软垢会不断生成沉积,因此需要定期洁治.一般人群至少应每年洁治一次,如果能做到每年两次更好.牙周疾病较重者洁治频率会更高,具体情况应遵医嘱.

有些人不适合洁治

口腔洁治并不适合所有人,患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洁治时间,要在全身性疾病稳定后才能洁治;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病患者不宜洁治;肝炎和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洁治前应如实向医务人员说明自己的情况,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对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需作特殊处理.急性肝炎和结核病活动期的患者,应等到急性传染病控制后再洁治;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使用手动洁治器操作.

好消息:

北京市已把口腔洁治正式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医保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机构或专科口腔医院进行治疗性的口腔洁治时,可按比例报销.

提醒:并不是所有的洁治都可以实现医保报销,参保者必须根据医生诊断,因牙周疾病等问题须进行治疗性的口腔洁治,费用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而对于为了美容而进行洗牙的参保人员,则不能通过医保报销.此外,目前私立的牙科诊所非常多,如果参保者是在这些非医保定点机构进行治疗性的牙周洁治,也不能通过医保报销.洁治后抛光属于自费项目.

专家简介

张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公共卫生、口腔流行病学、口腔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