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体育”的审视与前瞻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97 浏览:33288

摘 要:回顾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历史,呈现出内容上现状描述多,机制理论探讨少;多局限于体育管理操作层面,少有其社会文化深度之考究;方法上多倾向问卷调查,少有其他科研方法的借鉴与联用.前瞻: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象的把握上,而应探究其内在的发生发展规律.

关 键 词:农村体育;历史回顾;研究前瞻

1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历史回顾

从“农村体育”研究的历史来看:在《全国中文体育期刊篇名目录》的“中国体育”、“群众体育活动”等栏目,以及从1994年后的中国期刊网中,共查寻了自1950年以来的、篇名与农村体育相关的论文.搜索结果如下:

纵览这些文献,有着明显的社会时代气息.可粗略划分为几个阶段.

1.1大跃进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整个社会的大跃进;农村体育的研究也呈现突起景况.但这些文献,旨在对中国的农村体育,进行发动和宣传方面.如吉嘉的《农村中是否需要开展体育运动》,以农村劳动与体育锻炼的等同误解为出发点,对农村开展体育运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严格来说,只是有了关注,而缺少研究性.

1.2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农村体育的文献,在60、70年代几乎找不到相关论文.如《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1959年开办,60年代中期就停了,一直到1978年才恢复.到70年代末的少数几篇,还是停留于锻炼指导方面,如郭力,苏品的《在农村怎样锻炼身体》.

1.320世纪80年代到了80年代,才有了关注农村体育现状的文献.如张咏勇的《农村体育1949―1957年》,阮立本《喜看现在,展望未来:农村体育调查报告》,廖亮飞《对农村青年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进入90年代后,研究视野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拓.如林文同,李习友的《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着眼于宏观的论述,有王爱丰的《江苏省农民体育活动项目价值取向的研究》着眼于农民体育态度的研究;也有周海军的《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初探》,从认识结构和实践结构的现实角度探求指导策略.到了新世纪,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200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由此使得2003年的研究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

2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内容

2.1农村体育实践问题研究农村体育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调查研究方面,调查主题多数是各地域的农民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其中包括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及体育的意识等.具体有:

2.1.1农村体育人口及分布特征如倪东业等的调查表明: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大大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平均水平.从城乡体育人口结构对比来看,《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的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在1996年参加过体育活动,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者仅占28.97%,而农村人口远高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1%.农村居民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

2.1.2农民对体育时间和物质的投入韩鲁安、李荣国等的调查发现:93.7%的农民认为劳动和家务占据了整日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对体育的物质投入少.谭小勇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城郊农村体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城郊农民余暇时间长,但体育参与的情况不容乐观.发展体育离不开经济基础,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尚不富裕,经济条件普遍滞后使农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尚处较低层次.

2.1.3农民对体育的意识和价值取向韩鲁安等的调查发现:40%的农民认为体质强壮无须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的功能评价为:选欣赏价值的占到56.7%,健身价值只为16.4%,教育价值为14.7%m.多数农民把调节精神、身体娱乐作为主要的价值选择.马柏湘的调查则发现农民对体育缺乏兴趣和了解.曹奔等对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在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偏差:21.8%和33.3%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或“也许能”代替体育锻炼.多数研究认为:农民的体育观念倾向保守性,表现在对体育的功能、价值认识上较为肤浅或保守.“一天劳动、不用运动”的观点尚有较大的“市场”.

2.1.4锻炼时间的选择及参与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数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参与锻炼人数最多的季节是冬季等“农闲季节”,春季和秋季锻炼的人较少.活动时间呈现不稳定性.因为农民的余暇时间受劳动性质、劳作方式特殊性的影响而无一定的规律.农忙时几乎无闲暇而言,而农闲时整天都可以支配.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也很难固定不变.就活动组织形式而言,农村体育参与者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属于自发的、非组织化的.

2.1.5锻炼场所、活动内容及方法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比较分散,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仍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从群众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首先的活动方式,选择如此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方式,是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场所设施有关.如谷崎、王震的调查中,对陕西省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大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边的空地”以及“天然场地”.78%的农民选择了“散步、慢跑、跳绳”.

2.1.6农村体育的组织结构和重视程度多数研究认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工作薄弱,投入不足,人员缺乏.如姜健对我国农村群众体育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黄忠兴的研究认为: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也存在问题.

2.2农村体育理论问题研究

2.2.1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有研究都认为小城镇应该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如周建军等的研究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步改变我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体育格局,加速乡镇体育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选择的合适发展模式.吕树庭,裴立新则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阐述了以小城镇为重点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陈宁在认真总结农村体育工作经验基础上,确立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机制,应在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运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2.2文献综述陈彬的“我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重点.曾理,徐玖平等对“农民体育”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民体育的思路.姜健对中外农村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农村群众体育的研究要能为相关体育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怎么写作,为农村群体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2.3农村体育的理性反思如裴立新就当前理性认识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和怎样构建,才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怎么写作的全民健身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王
朝群则分析了城、乡在体育资源配置、体育人口、享有体育怎么写作、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认为农民体育仍然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难题与瓶颈.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体育更应受到关注.

2.2.4农村体育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许毓成探讨了在当今农村中,宗族组织的一些活动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而马柏湘则认为利用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是开发和挖掘农村体育潜力的基础.荆永根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体育条件、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等对农村体育的影响.陈梦周等则对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3中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特点及其研究成果

1)中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特点:一是问题意识较强,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并随政策导向而波动;二是多采用社会学问卷调查方法,将农村体育状况指标化、数量化而更具客观性;三是调查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也较高,具有相互借鉴性、可比性;但分散而短暂的涉猎也造成研究的随机性、表浅性.


2)经过不懈的探索,应该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表现为:一是对农村体育现实状况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二是确定了下一步的战略发展走向.

对于现状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指标化、数量化的认识:如农村体育在活动主体上,主要存在农民体育意识不成熟;在环境及条件方面,表现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缺乏体育人才,群众体育投入不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在管理方面,存在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农村体育科研落后的问题;在活动状况方面,表现为活动时间、项目、方法均偏少等.虽然各地有着不同的特色,但呈现出大体的一致性,揭示了我国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

对于发展走向,认为小城镇体育应该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也引起了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但关涉到发展战略问题的这项单一的论断,还应该经受不断的批判性的反思.

4“农村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农村体育研究不受重视,科研落后于实践迄今为止国内体育科研所专门从事农村体育的研究人员很少,大多数只是偶尔涉猎一两次.而对如此复杂的农村问题,没有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研究,是难以有所收获的.

4.2,表面研究偏多,深层研究较少对农村体育研究往往满足于照搬社会调查模式或者想当然地联系社会环境,缺乏对农村体育产生、发展、变化的机制的细致分析,缺乏对农村体育与地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4.3研究对象不全面从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对县、镇、郊区农民体育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中既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也包括县城、乡镇、城市郊区中以农业生产为辅,更有着其他收入的农民,这两类农民在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民又占了整个农村人口的大多数,对这些人口的体育研究应该更能代表我国农村体育状况.

4.4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体育问题.农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大系统,而不仅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它包括乡、镇.在人口的聚集度、经济活动、文化教育、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或公共设施方面,集镇与周围的乡村是相区别的.因此任何宏观的“农村体育”研究很难阐明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需更动态的、以及细微的进行划分与研究.

4.5研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体育界已开始重视对农村体育的研究,但由于在总体上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科研工作大多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性的问卷调查式的研究,论文实用价值受到影响.

5“农村体育”研究的前瞻

5.1减少低层次重复研究,开拓新领域今后的研究应该力求开拓新课题,关注新领域.

5.2注意方法学的拓展,开展多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于农村体育研究中,才能有效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

6.3深入对农村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研究,以应对农村体育实践的要求如何寻求更加有效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对农村体育的基层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寻求适应新时期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