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47 浏览:142379

摘 要:本研究以综述的形式对有关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着重探讨运动处方各要素在实际应用中对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使运动处方更好地发挥其健心功能.

关 键 词:运动处方要素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生活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当代人的心理状况已成为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挑战,有关学者不得不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开始重新审视身体与心理的关系,重新审视运动锻炼的功能,并逐步意识到运动对改善心理的重要意义.运动对心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1].

一、运动处方应用于心理的研究起源

1954年德国的霍尔曼研究所通过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并明确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自此,运动处方在心理领域研的研究得到发展,其应用价值及功能也得以凸现.

由于研究视角和立场以及学科专业的差异,不同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定义作出了不同的阐述.现阶段,从锻炼心理学角度来讲,运动处方可定义为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为目的.运动处方在改善心理的价值,已逐渐得到科研工作者及参与锻炼个体的认可.目前关于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处于探索性研究发展阶段,但部分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运动处方的健心作用会用被越来越多的个体所接受.

二、运动处方各要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领域.锻炼心理学对运动处方心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形式上面.现阶段,国内关于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传统体育项目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如权黎明(2007)研究分析了太极拳活动的特点,认为练习练太极拳可以降低大学生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干扰,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烦躁等心理障碍逐渐得到调整和改善[3].(2)新型有氧操与舞蹈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蔺跃同,庄雪芹(2009)对女大学生进行有氧健身操锻炼,将锻炼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3)球类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如殷晓旺,余锡祥(2007)对江西师范大学23名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分别采用篮球与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结果表明:篮球运动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产生积极变化[5].(4)其他形式的运动心理效应.如马晓云(2006)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城区中老年人进行走路、慢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论认为:坚持以上各种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均呈现良好态势[6].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形式、项目的身体锻炼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由于运动项目特点不同,产生的心理效益不同.

(二)运动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强度作为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对健身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运动强度的选择与控制也一直是科研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目前关于锻炼强度对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但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如ber等(1992)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高心率的60-75%),每次20-60分钟的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7].

运动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的心理效应,然而,目前对于运动强度与心理效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者的运动强度选取范围跨越较大,致使现在的研究结果还不具有一致性,还没有得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最佳运动强度.

(三)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类似心理学研究中的“遗忘规律曲线”,即每次运动后都会产生一定训练效果痕迹,运动锻炼重复时间与周期越长,产生的效果痕迹越深刻,锻炼的效果也就越明显.有研究发现,一次性的5分钟步行运动就能改善心境状态,但是这种短时间的活动产生心理效应较短,对消极情绪没有长期的抑制作用.SteptoeA(1988)等研究认为,通过运动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50分钟,因此持续40-60分钟的运动锻炼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每次锻炼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取得理想效果[8].

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能有效地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一个最佳锻炼持续时间的范围,低于或超出这个时间范围是否还会出现更好的心理效应.

(四)运动频率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频率即在一定周期内运动的次数.有研究者认为,锻炼者每月运动1次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也有研究者提出个体每周锻炼3-5次会取得最佳的心理效应.NorthTC(1990)对1969年至1989年间进行的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的频率(每周多少次)与抑郁的降低程度有关,心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而增加[9].宋子良(2008)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具有不同的效果,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者效果最理想[10].

在实验操作中,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运动频率为每周2-4次,这可能是由于生理学运动处方对运动频率的要求一般都是每周2-4次.但是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对运动频率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究竟怎样安排运动频率对心理健康的效益最好,还需设计更为完善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验证.

三、结论与建议

毋庸置疑,运动处方的应用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运动处方中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大小、持续时间和运动的频率对心理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研究成果,即对于何种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多大、持续时间多长、运动频率多高才能取得最大的心理效应,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中等强度、每次锻炼至少20-30分钟、每周锻炼3次以上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


目前,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只是在整体上验证了运动处方对改善心理的积极功效,而不能具体确定是哪种要素发挥关键作用,因而结论比较笼统.所以,应进一步加强不同运动形式之间、运动强、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之间是否存在心理效益差异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在控制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处方的单一要素对心理效益的贡献(如在控制时间和运动形式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寻求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这样的运动处方设计时才会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