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53 浏览:59481

[摘 要]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护士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该文重点介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概念,从而提出有效培养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 键 词]批判性思维;护理;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21-02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发展的驱动力,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些能力都被要求在护理护士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独立判断问题所在,并独立实施相关措施,成功解决问题是护士的职责所在,这决定了护理护士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护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批判性思维是指一个人对现象和事物的判断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和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平衡其利弊,最后正确认识事物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决定.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所有的变化情况作出理性的判断.护理学科的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对病人综合情况的考虑,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护理教学中的关键.

1护士批判性思维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这段期间,主要出现了几种主要的观点.早在1964年,沃森和格拉泽提出,护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是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至今这个概念仍然被广泛引用.随后,众多学者对该定义做出了阐述和发展.如批判性思维护理问题的反思和推理,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或解决护理问题,做出决策思维过程等等.为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判断性思维的发展[2].

国内一些学者对护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也有界定,如陈保红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保健决策和有意义的自我调节过程,其中反映出的判断推理过程包括一系列的部件,这些部件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并共同参与护理决策.

2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护理教学中,根据各种批判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增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应当做更多的课前准备,应对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如果问题不得要领也要鼓励学生开口.学生应积极思考,查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或学生的问题[3].如学习胃大部切除术护理时,有学生问: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能否用温水洗胃?如果不能用温水,那要用什么水,和温水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有点不得要领的问题上,老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形成,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在课堂上,更多的问题都应具有挑战性,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启示.对于在疑问中迷失的学生,老师应正确的引导其回到正轨上,帮助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

2.2讲授转向自学,发展主动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老师缺少积极性而学生也习惯于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思考.被动的教学捆绑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主动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护理教育更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护理更注重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护理个案,护理计划无法启动.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推理能力,主动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4],如收集护理历史常见问题和参考个案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病人的健康问题有哪些?该采取什么方案解决?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进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在实践中验证批判性思维

完成初步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后,检验效果必须要经过实践.在深入教学时,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出版和教师的观点和意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如“注射原则”中的“无痛注射技术”,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把“无痛注射技术”改为“缓解疼痛的注射技术”更为合适和贴切,应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一,反复试验,学生自己体验注射时的痛苦,发现痛苦是不一样的;方法二,学生临床调查169例患者,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痛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临床实践知识,让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实用,获得思维能力,并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相辅相成,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4“角色扮演”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更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以医疗活动或者医疗行为为题材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品,反应护理现象及其影响,然后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医疗人员的怎么写作和医院的医德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5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创造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氛围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行为.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至关重要.高等护理教育的学生必须形成一个理性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讲授知识的传统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内担任领导者和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其次建立平等的教育氛围,最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灵活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平台[5].2.6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

对于教学评价,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见解,通过学生对教学的准确评价,能够督促学校教育的改进和完善,并且也是对学校教学模式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除此之外,如果将学校的教学评价做以改变,彻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也同样可以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约束学生,这样不仅会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也会逐渐约束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教学评价是应该让学生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统一的、制度性的思维模式.要想彻底的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就一定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约束学生,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学校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尤其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护理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而且对于一些某方面尤为突出的学生或是某方面较差的学生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待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每个阶段的护理特性都要做出特殊的评价方式.护理专业的学生注重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所以,对于只懂得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考得满分的学生并不能给予最好的教学评价.护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护理好病人的学生,所以,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灵活的.灵活的教学评价不仅仅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评价内容作出肯定或质疑,学生有符合其自身的评价标准,那么他就可以对事物有批判性的思维.所以说,学校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激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J].教育研究,2010(5):235.

[2]章雅青,李丽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8):351.

[3]李晓松,李希滨.护理专业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1):125-126.

[4]卢桂芳.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国外医学,2008(8):453-454.

[5]杨朔眉.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12(4):116.

[6]陈保红.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等护理教学模式初探[J].山西护理杂志,2011(8):324.

(收稿日期:2013-11-2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