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引文统计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47 浏览:147325

[摘 要]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笔者对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载文基本情况和论文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并揭示了《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群所属系统的分布特点及分布规律,对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及合著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 键 词]载文;统计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3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5-012-3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原名《九江医学》,2009年经国家批准更名,自2010年正式出刊.《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江西省自然科学类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开设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的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述评,在国内外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享有一定的影响和声誉.本刊以“质量立刊、特色兴刊”为宗旨,立足于反映学院科研与教学成果,致力于学术精品的挖掘、推介和交流,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开放式办刊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精心建设品牌栏目,努力打造高水平学术对话平台,使其成为九江学院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笔者以《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所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其载文量、信息密度、基金项目比、发表时滞等,旨在分析办刊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期刊今后的发展明确努力的方向.

一、统计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季刊,2007~2011年共出版5卷20期杂志,对所有具有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文章进行统计,对其中的“消息”“快讯”“小经验”等不作统计,同时结合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二)统计指标

包括载文、基金项目、栏目设置、引用文献、发表时滞等.

二、统计结果分析

(一)载文量

载文量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期刊载文量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种期刊信息丰富,因而也较为重要.2007~2009年本刊分为《九江医学》和《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两个版本,《九江医学》为季刊,一年4期,《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每年出刊2期;2010年开始合为《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每年出刊4期,2007~2011年载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基本情况

注:*期均载文数“合计”一栏为年载文数与期数之比,**校外稿占比“合计”一栏为校外稿总数与总载文数之比,***省外稿占比“合计”一栏为省外稿总数与总载文数之比.

表1显示,2007~2011年共载文1135篇,平均年载文227篇,期载文43.7篇,刊载的论文主要为机械电子、化学化工、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体育学等自然学科学术论文及相应的教学研究论文.5年间发稿量基本趋于稳定,平均每期载文数量也大体相当.校外作者发稿率占60%左右,省外作者发稿量占比基本不超过20%.从载文量和外稿率可知该刊所发论文篇幅基本固定,作者群也相对稳定,并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内,其研究体系亦相对稳定.

(二)信息密度

信息密度(Theinformationdensity)指一份信息所能提供的相关信息量的相对指标.期刊信息密度是指每年印张所在结构概念完整的文章数量,是衡量学术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


表2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密度

注:*篇密度“合计”一栏为总页数与载文总篇数之比,**信息密度“合计”一栏为年载文数与期数之比.

每篇论文所占页码越多,其所含的信息密度就越低;反之则信息密度就越高.依据科技期刊学术类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信息密度5篇以上为优.而刊载论文的篇密度大则刊物信息量大,反之刊物信息量就相对较小.表2显示,2007~2011年该刊载文总页数为2688页,年印张数为176,以总页数除以总载文篇数得出篇密度为2.37,以总篇数除以总印张数得出信息密度为6.4,其刊载论文的篇密度与信息密度较为适中,既保证了刊物较大的信息输出能力,也同时确保了刊物的信息容量,论文的研究深度是比较合适的.

(三)基金项目

5年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论文中标注基金项目的论文详细情况见表3.

表3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基金项目标注情况

注:*百分比“合计”一栏为该栏总数与载文总篇数之比.

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论文中标注的有基金项目的论文共212篇,基金论文比为0.17.表3显示,5年间该刊发表的论文中标注的各类基金项目总数达254项,基金项目比为0.23,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省部级项目占主要地位,占比60.24%,其次为市校级项目,占28.74%,国家级的项目最少,仅11.02%.

(四)栏目设置

统计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各主要栏目发文情况发现(详见表4):①发文数量位居前3的分别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和教学研究,发文量分别是327、133和101篇.②17个栏目中,医药卫生类栏目主要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社区医学教育、卫生事业管理、心理社会医学和药学,总数占比为57.9%,这与其前身为《九江医学》是密不可分的.③教育教学研究雷稿件的发文量超总数的10%,说明学报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平台,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者用.表4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发文情况

(五)引用文献

笔者统计了5年间该刊发表的各篇论文的引用文献数,详细情况见表5.

表5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引用文献情况

由表5可知,该刊5年间引用文献语种仅为中文和英文两种,其中中文文献引用比例超过70%,英文文献不到30%,平均篇引文仅4.4条,与同类期刊相比偏低,说明该刊作者具有利用和吸收文献资料的能力不强.5年中引文量基本保持稳定,即表明该刊作者具有利用和吸收文献资料的能力比较稳定,但对外文文献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比较薄弱,这与来稿作者中大多来自基层单位,外语水平和能力较低相关.

(六)出版时效

“出版时滞”为某刊该期出版日期减该期各篇文章收稿日期,以天为单位.“平均出版时滞”为该年各篇文章出版时滞的平均值.笔者分别统计了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论文的出版时滞及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只有在期刊中标注了每篇文章“收稿日期”项的文章才能被统计并计算.

表62007~2011年《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发表时滞一览

发文时滞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发文时滞越小表明论文的出版周期越短,论文所涵盖的信息新度越大,其价值相对就越大,尤其在反应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时候,其论文出版时间就更为凸显.表6显示,本刊出版时滞平均为151.3天,略短于我国高校学报的刊发时滞180天的报道.作者从投稿之日到见刊,录入网络数据库需要将近半年的时间,时效性相对较差.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作者群与读者群队伍建设

某个刊物的作者群是对该刊的办刊宗旨、内容、形式和风格比较感兴趣,经常给该刊投稿的人;读者群是经常阅读该刊,却几乎不投稿的人.实际生活中,作者群和读者群并没有完全的界限,两者是有着相当的交集的.作者群亦是该刊比较忠实的读者群,而读者群也很有可能会投稿.对任何一个刊物而言,读者和作者同样重要.通过对《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5年间载文的校内稿和校外稿、省内稿和省外稿的统计可知:①该刊的主要读者群分布在江西省内,且医药卫生类稿件居多,那就说明该刊在医疗卫生行业内的影响比较广泛.②该刊校内稿占总稿源的40%,说明该刊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③刊载论文的栏目和发文量都比较稳定,说明该刊研究队伍比较稳定.④基金论文比、基金项目比和文献引用率数据显示学报欲提高期刊质量,就应建立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忽视读者群的建设与发展.只有高素质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才能有效落实期刊的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创造和稳定刊物的风格.

(二)加大组稿和约稿力度

因评职晋级,或因年度教学科研任务,或因受编辑邀请盛情难却而解囊相助,大多数作者对学报的成长并不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其稿件往往是泛泛而谈,很少有真知灼见;多为应时性的作品少研究性的作品;从科研课题到研究内容,雷同或相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受邀作品与该刊的办刊宗旨和内容要求往往不太一致,这些不利因素要求编辑部必须根据办刊宗旨,拟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科学设置期刊栏目,有目的、有计划地约稿,其稿件应与期刊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稿件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作者观点应有独树一帜之处,这对期刊的发展大有裨益.例如,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栏目顾问,根据学科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选题,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稿件,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综合运用多种审稿手段

任何一种刊物,其质量的保障因素均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指的是编辑部和主办单位的领导和群众的监督,外部则是整个社会的群众性的监督.一个人看问题是一个角度,多个人看问题就有了多种不同的角度,尤其是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过程中.期刊编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灵活掌握并运用多种审稿手段,将专家审稿、读者审稿、软件审稿巧妙的融合,尽量使将要发表的文章达到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例如,在刊物正式出刊之前,将拟发表的论文发布到期刊的网站上,供读者阅读、欣赏和评价,对文章本身的质量乃至期刊的整体质量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红楼梦尚且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更何况一篇学术论文!

(四)增进作者读者编者的有效沟通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者群和读者群队伍越大,老师就越多.把作者创作,作者和编者再创作,以致经过生产程序无话的杂志实体视作硬件,而把读者的接受、认知、理解、欣赏视作软件,那么在期刊的这个三维结构中,作者、读者和编者都不可或缺.期刊编辑在作者、读者之间应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即时通讯等各种方式加强作者与读者,甚至是审稿专家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学术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的沟通.作者群、读者群越是广大,学术讨论越是频繁,作者、读者、编者学习锻炼的机会就越多,编辑的素质就提高得越快,于期刊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益处多多.

作者简介:胡安娜(1982-),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讲师,研究方向:编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