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门诊护士潜在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其防护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42 浏览:18691

【摘 要】目的:对口腔内科门诊护士潜在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我院口腔内科门诊护士的工作进行分析,对潜在职业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生物感染、物理侵入、化学损伤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是导致口腔内科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加强护士工作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操作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和加强心理压力疏导等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护.结论:口腔内科门诊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较多,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护,减少口腔内科门诊护士的职业损伤率.

【关 键 词】口腔内科门诊;护士;职业危险;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26-01

职业损伤,是指一些工作由于其工作性质或工作环境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容易对工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危害.口腔内科门诊,既是一个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一些艾滋病病毒、性病病毒等通过口腔内科门诊进行传播的例子已有报道,对门诊护士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口腔内科门诊病人在进行就诊前,并不进行健康检查,而口腔又属于一个多菌种的有菌环境,医护人员在诊疗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口腔病菌等,因此导致医护人员暴漏在易受感染的高危环境中,成为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为了探讨口腔内科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本文结合我院口腔内科护士工作实际,进行问卷调查,对职业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护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口腔内科30例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20名,中专学历7名.采用我院自制的口腔内科门诊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本组30例口腔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职业损伤情况及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1.2方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答卷的时间为20min,发放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程表示,计算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3.1.1生物感染因素

口腔内科门诊患者较多,人流量大,医护人员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常会使用、高低速机、水和超声波洁牙机等专用仪器,这些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喷雾、微粒和气溶胶,容易携带病原体,使医护人员的手部、面部和眼角膜等处极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引起口腔内科门诊护士感染的病原体有很多,常见的为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具有传染性,口腔内科护理人员若在进行医疗活动时防护意识差,未采取戴手套和口罩以及注射疫苗等安全防护措施,就会导致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增加.研究显示,护士与患者解除时间与解除次数,与护士感染病原体的概率成正比例关系,且口腔科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艾滋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分泌物、和母婴进行传播.口腔内科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事件并不多,但是唾液传播和污染针头的交叉感染等因素,依然是口腔内科护士重要的潜在职业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还有结核杆菌、丙肝病毒、口唇部单纯孢疹病毒、流感病毒等,都对护士的安全造成威胁.本组研究中,12例生物感染均为流感病毒感染,未出现较严重的传染病病毒感染,经常规治疗后痊愈.


3.1.2物理侵入

口腔内科门诊使用的器械大多为金属器械,且较为锐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护士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护士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准备、消毒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容易受到尖锐器械的刺伤或割伤.其中,针头刺伤是最为常见的物理侵入危险因素之一,一般是由于针头从盛放的盒子内露出或护士的使用不当引起的.本组研究中,有6例护士曾受到物理侵入,均为针头刺伤,概率为20%.

3.1.3化学损伤

3.1.3.1化学药物

口腔内科的诊疗活动涉及到多种化学药物的使用,包括有醛类、过氧化氢、氯类等,在对口腔进行清洁、器械的清洁和地面的擦拭等经常使用,因此导致门诊内弥漫较为强烈的化学药物气味.门诊护士长期处于化学药物的环境中,容易引起皮肤或呼吸道系统的过敏反应,导致皮炎或呼吸系统疾病.

3.1.3.2汞的危害

汞是牙科常用的填充材料,在调制或使用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容易在常温下蒸发,在门诊环境内产生汞尘,附着在地面、医疗器具、衣物和皮肤上.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导致汞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各器官聚集,造成慢性的汞中毒,主要的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激动、失眠,牙齿松动、皮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脱发等,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是口腔内科常用的消毒方式,长期暴漏在臭氧和紫外线环境下,

会导致医护人员产生皮肤红斑或紫外线性眼炎,严重的会导致臭氧中毒.

3.1.4心理压力

口腔内科门诊护士的心理主要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和疲劳.口腔内科患者多,人流量大,护士的工作量较大,容易产生压力;口腔科护士护理方式特殊,工作繁重,面对大量的牙科患者的咨询、接诊、材料和器械的准备等,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穿梭,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长期以往会导致护士的烦躁心理,对工作和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3.2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3.2.1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口腔内科护士的工作环境特殊,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要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针对口腔科患者多,人流量大的特点,采取全面防护措施,即在不明确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基础上,全部以传染病患者对待,既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方式病患之间的交叉传染,又要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具,建立双向的安全防护.

3.2.2严格遵守操作标准,减少暴漏

口腔内科门诊各类医疗器械和药物种类众多,护士严格遵守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可有效减少不当操作导致的化学药物损伤和物理侵入等因素的威胁,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尽量减少尖锐器械的使用,对尖锐器械加强管理,使用时需配备有专门的容器,在公共场所进行使用时,需要做好防护和保管;使用完成后,需要由护士进行专门的清洁和保存,避免乱拿乱放,严禁折弯、拆解等危险动作;佩戴口罩和穿防护服,减少皮肤在医疗环境中的暴漏面积和时间,可减少化学药物刺激和预防病原体感染;对医疗废物按处理要求进行处理,对棉签、纱布和胶带等装入密封塑料袋进行处理,对针头等尖锐物体采用专用的容器进行处理.

3.2.3加强心理支持

医院需要对口腔内科门诊护士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支持,安排弹性的排版制度,保证护士充足的休息;为护士安排一定的休闲娱乐活动,缓解其紧张和疲劳的心理;给予护理人文关怀,了解其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给予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