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75 浏览:133086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日益深化,改变教学方式,创造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共同的探索课题.地理作为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 键 词】新课程改革;地理课堂;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引言

地理是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承载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必须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现状

1.地理师资力量不充足

目前,还有很多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地理教师,大多是由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的教师完成地理课教学,他们缺少专业的地理知识,也没有系统正规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因而课程内容简单,无法完成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沿袭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是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或者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进行教学.课堂上多为教学在讲解,没有机遇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来读和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易于养成思维惰性.

3.地理教学设备短缺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不具备完备的地理教具,一是地图不全,大部分学校缺少天文图、剖面图、资源分布图等专题型地图;二是地理仪器缺乏,基本没有天球仪、三球仪、二球仪等专业的地理教具;三是多媒体设备不全,不能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4.课堂组织方式不当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环节,造成部分同学听得一知半解,不能有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一些重难点地理知识只是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或模仿,并不能吃透知识点.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也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及时巩固,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差.

5.评价方式不合理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地理教师为了保证课堂进度,不能进行适当点拨开导,只是一味地用错了、不对等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心理品质,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叫教学策略

利用多种知识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建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意识.教师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或成语、新闻或趣闻、影视资料、诗词歌赋、书籍等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相关内容时,在讲授秦岭―淮海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可引用《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说“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

则为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这时,教师就可引出具体地理事物的区域变化及与地理区域环境整体特征的相关知识,从而为下面讲清楚有关秦岭―淮河地理界限的问题打好基础.

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地理游戏、课堂辩论、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方式来有效组织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和认识要素,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这种有选择地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的方式,不仅符合未成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积极思维,激活他们的创造潜能.还能够深入新课改所倡导的开放性、创造性的理念,倡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3、开展真切生动的情感教学

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魅力地理事物的感性形象,特别是地理景观等的欣赏,来陶冶学生情感;通过对地理案例的分析、评价,提高学生分析评价能力,继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或深情或生动的语言、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有关地理的实景、实事、音乐等创设一定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情境,使学生获得心灵激荡和情感共鸣,达到培育情感的目的.如在讲授有关长江的相关知识时,在教学之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长江之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

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同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心理活动的制约,大部分学生都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教学评价,激励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是增强学生素质的内驱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地理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评价的分寸、尺度、视角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注意看到学生在智力水平、心理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认知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还要善于应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他人评价等,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论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以日益稳健和深入的态势向前推进,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新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保持充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抓紧自我总结和自我学习,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崔岐恩,钱海娟,陈小萍.建构主义:新课程改革的灵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

[2]史艳华.对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四点探索[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1)

[3]谢家放.新课程理念下应遵循的地理教学原则和方法[J].宁夏教育.2006(0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