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养成教育之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3 浏览:10434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对受教育个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和思想的养成是关键,更是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是从幼儿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养成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学前教育实践工作中的点滴之思.

关 键 词:学前幼儿养成教育思考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同志一九七七年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作为一位从事学前教育的年轻人,每细细品读这句话,虽略感简短朴实,却又觉得是特别精辟入理!

既然学前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学前教育呢?以我个人愚见:要做好学前教育,儿童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养成是其核心和纽带.从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来看,儿童在校(园)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三岁至六岁这个年龄阶段完成的,孩子的身体和心智正处于良好的发育阶段,其可塑性很大,有人形象的把这个时期的幼儿比喻为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描画出怎样的一幅图景,完全取决于孩子的老师和家长.如果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能够科学的开发其心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思想意识,那么,孩子今后的教育学习,就一定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反之,孩子可能就会因此而被贻误终生.在此,我仅就个人的学习和教育经历,从下面几两个方面说一说我对学前幼儿养成教育的思考和理解:

之一: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由行为训练→习惯养成的顺序来逐步实施,良好行为的累积而成良好习惯,当然,不良行为累积养而成的肯定会是不好的甚至坏习惯.具体说来,这些行为就是贯穿于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一些琐细之事,若在成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幼儿来说,这一切恰恰才是他们的开端.

1.小小坐姿,不可忽视.

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班上有些同学,即使是在听课和写字的时候,都喜欢扭着身子坐在位子上,尽管老师多次批评,说这样不好:既不雅观,又对身体发育不利,更有不尊重上课老师的嫌疑,可他们老是改正不过来.我想,他们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肯定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而实际上,不论在我们校园或者家庭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喜欢歪坐在凳子、沙发、桌子、躺卧在地板上等,这些看来都是一些调皮的,对孩子身心并无大碍的举动,可偶尔的行为一旦变成了经常性,就成为了习惯,这样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发育,个体素质培养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无论在课堂上、餐桌上、或是孩子们家中,我们和家长都要慢慢引导孩子要学会正确的坐姿,这一小小之细节,却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2.勤动手口,贵在参与.

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没作出过什么明确统一的规定,各个地区也则因其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同而被允许因时因地制宜.即便这样,但无论城市和乡村、公办或私立,我国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开发儿童心智,从小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从实施学前教育的主体来说,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环境首先要保证绝对安全;其次要做到时刻保持安静、整洁、优美.所以,教室、寝室、餐厅、娱乐室(场地)、厕所等不仅要进行净化、还要进行符合幼儿特点的美化.在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时刻做好孩子的榜样,引导和帮助孩子勤洗手脸、勤洗脚、勤修指甲、勤梳头,要求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所以,从老师做起,从家长做起,引导孩子从“我”做起、这对培养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之二:思想意识的养成.

幼儿正处于心智的形成和初步发育期,幼儿思想意识的养成,对于孩子在以后发展道路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试想:如果他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环境是没有文明和法则、没有亲情和友爱、没有良知和正义,充满着黑暗和冷漠、自私和暴力、恐怖和等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培养出来一群怎样的人呢?野蛮无知的现代人?法西斯?还是灭绝人性的暴徒?我以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课堂、活动、游戏等的纪律和规则约束,培养孩子遵守纪律规则、讲求公平正义的意识.

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什么是可以做的、必须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允许或必须做的,做好了,就会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奖励,不允许做的,一旦做了,就要自己向老师,家长承认,并且还要受到批评或惩戒;如此,在纪律和规则的反复运用中,让孩子最终明白: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力,对每个人都是这样,是公平的,不会是因人而异的,不论自己或别人,做了不允许做的事,都要勇敢的向老师和家长报告,都是要受到批评或惩戒的.


2.按照作息时间安排学习、游戏、活动、生活等,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观念).

在孩子们的头脑里,往往不会有时间观念.他们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听从老师的安排;正因为如此,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作息,对于养成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尤其重要.

3.以各类教育教学、游戏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培养孩子的和平共处、勤劳合作、积极参与意识.

老师和家长,要时时引导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校(园)开展的各类活动,且要仔细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参与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如何?活动中孩子们有没有很好配合?有没有相互帮助来完成活动任务?如果个别孩子有异样表现,一定要了解清楚实情:是生病了的原因、性格的原因、还是情绪受了其他事情影响的原因?以便利于教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因情制宜.

4.以公益,亲子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孩子爱护公物、环境、感恩孝亲意识.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认识到: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无论一桌一椅一凳、一花一草一木,他们和我们小朋友一样,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加以破坏.如果损坏了学校的公物财产,不仅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还要进行经济赔偿;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校(园)内,外活动的开展来养成孩子们卫生,环境的意识、

结束语:

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待立先生曾经这样论述过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教好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光荣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是要求搞幼儿教育工作的同志自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对培养好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我想,作为每一位从事幼教工作的人来说,当时刻谨记徐老先生的这段话,并且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兴盛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