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体育教学中体育科学素养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625 浏览:71522

[摘 要]体育科学素养是一种狭义上的体育科学素养,其专门是指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等组成的体系.体育课程在教学中有缺失,在评价中有偏差,导致体育课程未能提高学生体育科学素养.体育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和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

[关 键 词]体育科学素养;体育人文环境;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8-0070-02

[作者简介]吴磊(1979―),男,北京人,本科,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体育考研室组长,中学一级;张巍(1976―),男,河北任丘人,本科,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中学一级;张宏伟(1982―),男,北京人,本科,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中学一级.

科学素养自1952年被美国人柯南特(J.B.Conant)提出来后,逐渐成为教育界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各项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体育科学是众多科学分支中的一种,体育科学素养也是科学素养中的一个分类.在体育领域中,体育科学素养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据2004年赵立等人对北京市公众体育科学素养的调查,公众的体育科学素养缺位.马宏霞对河南省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的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体育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缺乏.陈庆新对小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调查也说明,小学生体育素养需要加强.体育科学素养之所以不高或有待加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缺乏相关的培训.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使得人们很容易就忽视了体育科学素养的教育.体育课是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技能、意识、行为、道德等培训的集中场所,是最好培养体育科学素养的地方.

一、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一)重塑体育教师的体育观

体育教师首先要改的就是自己的体育观.体育教师对体育科学素养的认识存在这样一些误区.一是把体育科学素养等同于体育实践或者是体育技能,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就可以提高其体育科学素养;二是认为体育就是实践教学,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科学素养教学,这是一种轻视体育科学素养教育的态度;三是把体育实践与体育科学素养教学割裂开,认为体育实践教学与体育科学素养教学是相对立的.这三种态度必然会造成体育课程不完整,教学目标偏差,最终导致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从观念上转变,改变人才成长观,改变体育课程构成观,改变对课程评测体系的认识等.体育科学素养包含了体育认识、体质水平、体育意识等.这些在体育实践有所展现.教师是课程内容的主导者,教师在思想中不重视哪一方面,那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办法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自省自检,确立正确的体育观.如此教师才能完善体育课程内容,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才能改变学生现有的错误认识,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根据宋天乐对北京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体育教师和艺术老师的科学素养排名靠后.这说明我们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需要加强.科学素养并不会因为我们从大学毕业,成为研究生、博士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全面的科学素养.这是我们常有的误区.体育教师更因为中学里学到的科学知识少,在高校学习时多以实践性内容学习为主而导致科学素养并不高.教师并不会因为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就具备完整的体育科学素养.知识在不断更新,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呈爆炸式更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能懒惰,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现在教学和学生现实的需要.

二、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

现有评价体系的偏差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传统体育和体质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也强调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实现中,体育的技能测评依然是重中之重,对体质的考核也是用测量数据说话.而对学生体育行为、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等形成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体育学科素养的评价却很少甚至缺失,学校也很少通过对体育行为、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等方面的评价来考查学生的体育科学素养.这种在应试环境熏陶下的评价观一直在延续.此外,造成新评价体系无法正常运转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评价体系不完备,可操作性差,操作复杂度高.在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一些体育教师就只好用原来的评价体系或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这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评价在体育对人培养指标上的偏差.更何况,我们体育教师中一些人并不想创新,宁愿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建立体育科学素养的评价体系

体育科学素养分为这样几类:一是知识性的,主要是指通过记忆的方式储存的体育科学知识,如运动锻炼规律、卫生保健常识、体育人文知识、竞赛项目规则等;二是操作性的,如急救处理、康复手法、运动保护等;三是行为性的,如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社会交往、心理品质等.评价要根据三个不同的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查.知识性的以问卷方式进行考查,操作性的以实践操作项目来考查,而行为性的是通过建立行为测量表来逐项考查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过程的行为.在考查的时间上,也应该根据上述各类别的不同特点分别安排.知识性的可以放在期末进行.操作性的可以安排在期中、期末或是单元课结束时.行为性的要在日常的教学和课间锻炼中进行.而考查的人员,并非一定是教师.教师要做,但更要教会学生评价,教会家长评价,要相信学生是诚实的.在实践上,也可以采用以小测代替大考的方针.如此,既减轻了教师的考查压力,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体育评价的方法,有利于其在锻炼中的自我监督.教师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对考查结果的评价.评价是为了告诉学生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用成功感来激励学生,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同样,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学校的体育人文环境.学校有良好的秩序,学生也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学校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学生也会继承.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人文环境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科学素养有极大的作用.

要建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离不开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设:一是硬件方面;二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需要对体育场地进行规划,要安全而有吸引力;购置良好的器材并分类放好;购写课外读物,尤其与体育科学素养相关的课外读物,如体育名人传记,环境与保健,锻炼方法、运动训练,新兴运动项目、运动竞赛,体育建筑,体育史等方面.购写的书刊不仅要放在图书馆里供学生阅读,还要放到各班级建立的小书架里,供学生随时阅读.在体育场地的墙面上要张贴各类体育行为规范、重要人物、体育常识等内容的海报等.软件方面,要制定各类活动,并常年开展,如卫生知识板报评比、体育人文知识板报、各类体育讲座等.做好体育场地活动的规划,完善器材收放规定,尤其是学生在借还器材和使用场地时的礼仪要求、行为要求等要规范.教学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学生要在其日常的生活中按照正确的方式实施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习惯,养成学体育科学、用体育科学的习惯,最后才能指导其自身体育锻炼,从而实现终身体育培养的目标.


306;

[1]马宏霞.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知识的调查现状与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7(24).

[2]陈庆新,李伟超.提高小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