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32 浏览:54654

【摘 要】惩罚教育是在尊重基础上强制约束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是教育的必要手段,应遵循尊重、客观、适时、适度、灵活的原则.

【关 键 词】惩罚教育尊重适时适度

惩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广泛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但近些年来,随着“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教育大气候盛行,惩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

一、惩罚教育趋淡的原因

(一)教育理论、社会舆论的阻力.目前的教育大气候极端地倡导“赏识教育”贬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基本持否定的态度.社会人士在研究教育理论,关注教育现象时,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之间的矛盾绝大部分归咎于学校和教师.学校和教师所使用的任何一种惩罚手段几乎都会招致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加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爱子心切的学生家长也对学校惩罚教育颇有微词.我国的学校教育,目前是谈“罚”色变,对学生进行惩罚总是战战兢兢,畏首畏尾,常感底气不足.

(二)缺少可行的法律依据,难以掌握惩罚的尺度.目前我国教育法对惩罚教育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规定,仅是强调不准体罚学生,却没有明确的教师惩罚权限条文.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惩罚,适用哪些处罚手段,罚到什么程度等.如:对一个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多次制止无效,是否可以让他离开教室.目前许多学校是禁止让学生离开教室的,而说服教育一是可能无效,二是耽误上课时间,让教师及其为难.

(三)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惩处压力.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大力倡导对学生实施赞扬、鼓励为主的教育,对惩罚教育不说反对,至少是不支持的.而在教师实施惩罚教育受到舆论非议时往往偏向学生,息事宁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施行惩罚教育的积极性.更使广大教师在学生管理上怕引起麻烦,一味迁就,放松不管.实际上是损害了学生利益,造成校风学风的涣散.

二、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惩罚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相关的规定,以尊重受教育者人格为前提,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个性、心理承受能力及犯错的动机、情节、危害程度,按照科学的处罚原则与规范的程序,针对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是与“奖励”相反的概念,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是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只奖不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正是出于娇生惯养的家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则呼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从惩罚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意义看,惩罚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1)从学生个体上看,惩罚教育否定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使学生学会对错误负责;惩罚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提早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视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形成坚强的性格,提高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2)从学生群体上看,惩罚教育不仅是对某一个学生个体的教育,还对其他学生起警示作用,使其他学生从被惩罚学生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歪风邪气;有利于维护学校校纪校规,培养良好校风;有利于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惩罚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原则.媒体报道的一些“在学生脸上刻字,用刀子刮脸皮,铅笔扎伤学生眼睛”的恶性事件,是社会舆论对惩罚教育误解的主要原因.而这些事件是个别教师缺乏师德,违背了尊重原则,是对学生的恶意惩罚,不能和“惩罚教育”相提并论.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这是首条金科玉律.”没有爱心,不懂的尊重学生,其实算不得教育,只是诱惑或折磨而已.所以“尊重”是惩罚教育的根本原则,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他认为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同时正确合理使用惩罚和奖励手段.在惩罚中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二)适时原则.惩罚教育要适时.一般来说对违纪学生的惩罚必须及时,即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及时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后果,不能时过境迁再来实施惩罚.惩罚教育更不要“翻箱倒柜”,不要惩罚学生此次错误时,把学生过去做错的事情都历数一番,使学生抓不住惩罚的重点,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另外,要善于抓苗头.当错误行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坚决纠正.在学生不良行为开始时,教师就坚决地对待,其效果比错误行为逐级升高了才干预要好得多.也可视情况采取“适当延时”的办法,如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师生气氛较紧张时,延时可缓和师生情绪,让学生有时间反思自身问题,认识错误,也有助于教师避免因情绪失控而滥用惩罚,或另想办法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三)灵活原则.惩罚教育的方式要灵活,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

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一只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愤研究解剖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

惩罚教育还可以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使用,与整个教育体系结合起来,起到全面教育学生的作用,而不仅是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