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43 浏览:141798

摘 要:目的论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58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 键 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对策

我院产科是孕产妇急救中心,承担着周边基层医院危急重孕产妇的转诊、治疗、抢救工作,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产科于2008年01月-2010年12月年共收治产后大出血58例,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08年01月-2010年12月年共收治产后大出血58例,其中经产妇28例,初产妇10例,未做产前检查4例.院外产后出血转入我科的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29.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周.产后出血500-2000ml,平均2000ml,分娩方式:剖宫产18例,顺产40例.产后24小时内出血者42例,占31%,产后2-24小时内出血者16例,占27.5%.

1.2方法所有产后流血较多的产妇均先行子宫按摩,应用宫缩药物,清除宫腔残留物等影响宫缩的因素,开通静脉通道,对有软产道损伤者给予缝合.全身疾病者治疗期原发病,如有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其实验室检查结果补充相应凝血因子,采用容积法加面积法及目测法来测定产后出血量.

1.3结果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50%,胎盘因素7例,占12%,软产道损伤4例,占6.8%,凝血功能障碍18例,占31%,均得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全部治愈出院.

2护理

2.1做好孕期保健,医务人员在产前应随时了解妊娠妇女的情况,及早发现潜在因素和病危因素,预先诊断,并随后采取合适的措施.使妊娠妇女明白妊娠各期潜在因素和病危因素的严重性,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有妊娠合并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怀孕,不宜妊娠者在早孕时及时终止妊娠.对因恐惧而要求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应告知其顺产的好处,尽量顺产,同时大量推广分娩镇痛临床的应用.

2.2做好产前准备工作.有下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积极做好产前准备工作:(1)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2)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3)有子宫肌瘤剔除者,(4)疤痕子宫,(5)发育不全或畸形,(6)妊娠高血压,(7)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8)宫缩乏力、产程延长,(9)行胎头吸引、产钳,(10)死胎,(11)多胎,(12)巨大儿等.有研究报道,疤痕子宫可能为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前检查发现在妊娠期出现的不良症状,做好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保证她们安全渡过分娩期,对预防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2.3正确处理产程(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产程延缓和停滞.第二产程,耐心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掌握会阴侧切的适应症,认真把握手术时机,接生操作要规范,防止软产道损伤,同时在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以防止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第三产程,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出血较多者查找原因,针对出血原因,及时积极救治[1].

2.4加强产后监护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故应重点监测,每隔30分钟按摩宫底一次,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尿潴留者及时导尿.协助早期哺乳,有利于母婴情感交流,使产妇心情愉快,预防因精神紧张,身体疲劳所致的产后出血.同时通过吸吮,可反射性地刺激脑垂体分泌释放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在产后二小时内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症及检查子宫复旧,流血情况.

2.5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按摩宫底,刺激子宫收缩,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防止影响宫缩,达到止血目的.取平卧位,吸氧,保暖.针对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措施,准确估计出血量及尿量,做到快速准确执行医嘱及标本采集[2],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