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和诊疗护理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527 浏览:57297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疗效.方法对本组70例高血压患者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全程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常规心电监护,持续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出院,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5例心理存在问题的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康复.结论高血压有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良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情绪.

关 键 词:高血压;心理;诊疗;护理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残症多,病死率高.特别是高血压晚期的靶器官损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脑卒中、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患者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6月~2010年8月,共收治高血压梗死患者7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岁.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正确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组有1男病例25岁,无高血压家族史,个人既往史无特殊,烦躁焦虑时血压可高200/120MMHG,用硝苯地平可缓解,平时血压正常,后来经过医学心理科会诊,确诊为焦虑证,经过1个月的心理治疗和抗焦虑药物治疗,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

2.2诊疗护理

2.2.1急症高血压的护理急症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恶性高血压,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常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衰、肺水肿甚至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此类患者常需快速降压,如用硝普钠降压治疗,但此药若降压过快也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加强治疗时护理:①用药期间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持续血压监测,根据降压疗效调整硝普钠或其它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②观察尿量、尿液颜色、血压、意识状态、心率及心律的改变,做好记录,尽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早期对症治疗.③注意硝普钠代谢物的蓄积中毒,静滴6h应更换,并避光,必要时监测硫氰酸盐浓度.本组患者挽救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中毒及其它并发症发生[2].


2.2.2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是一代谢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对于高血压的诊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巧.因此,治疗上应该检测血尿酸、血胰岛素、血糖、血脂,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选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制剂,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双胍,以上药物都有较好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护理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指导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强调饮食指导,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为宜,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2.2.3降压药物合理给药的护理,正常人血压24h呈动态变化,清晨即刻升高,6~10点为第一高峰,之后渐下降,至下午17~20点出现第二高峰,降至最低.部分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呈非杓形改变,因此降压药的选用应以长效、能24h稳定降压为宜.对于减轻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短效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降压幅度变化大,容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应尽量避免.护理上根据血压变化特点及药物降压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说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时定量长期服药,更必须按医生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的药量.动态血压的应用,家庭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服药及给药时问十分重要,应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及调整药物的药量.一般以清晨给药为宜,若清晨血压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则提倡晚上服长效药或者在原服长效制剂的基础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有益的二、心脑血管病预防作用[3].

总之,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应及早发现和治疗,护理上加强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