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9 浏览:8745

[摘 要]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是高校大学生政治权利在政治关系中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大学生作为边缘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性.从概念、特点、参与类型和方式等方面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进行综述,理性地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

[关 键 词]政治参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20-04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社会群体政治参与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由于对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范畴太宽泛和复杂,本文主要从概念、特点、类型和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一)政治参与的界定

政治参与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得到了极速发展,尤其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视域往往集中在青年大学生成长及教育就业等问题上.我国对政治参与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偏重于译介,自主性研究较少,不少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却有过较多的调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政治参与,认为政治参与是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实现的重要手段,并运用其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建设.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参与的基本把握有两点:一是“政治参与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政治权利和人民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参与的界定,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其代表性观点如下:“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的政治行

为.”“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手段,对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以及组织决策部门实施监督或施加影响的政治行为.”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上,其他领域的研究则主要从中引入.

综上所述,由于各国学者所持的政治视角与思维方式不同,其对政治参与含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就不尽相同.而其不同的界定在抓住政治参与的某些基本内容的同时,又各自片面强调了其中的某些特点,有时无形中又把某些政治参与行为排除在外.概括起来,学者们的主要分歧一般体现在政治参与是否包含非法的政治行为、一些被动员起来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参与是否仅是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的的行为等.总之,关于政治参与的界定也必然影响学界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界定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的一部分,是现实政治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大学生政治参与则是政治参与整个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已经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我们分析和思考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要科学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态势,就需要首先剖析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体系,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问题,这是理解和把握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逻辑起点.但由于国内外学界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这个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

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界定,有人认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指的就是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根据该政治系统认可的程序和规范,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及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还有人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一种深入过程的活动,是公民直接介入政治过程、影响政治体系的行为”.有人提出,“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参与过程”.此外,还有学者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和界定.

由上述界定可知,由于学界对政治参与的具体概念的界定不一致,导致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不同判断,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要么定义过宽,要么定义过窄.尽管上述这些界定表述各异,但是,学者们还是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整体或者局部作出了概括,并着眼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与客体、性质与本质、手段与目的等相关要素.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学界主要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客体、性质和本质这几个方面存在分歧.由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确定性,所以,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上来看,学界还是需要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特点

大学生作为步入成年的青年公民,享有公民的一切政治权利.但由于大学生仍处于校园环境中,人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这就使得大学生政治参与活动与其他公民政治参与具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特点.

(一)参与意识的两极化倾向

一般来讲,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应当包括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价值评判、效能感和满意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主要表现在政治参与的态度是否积极上.学者们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冷漠与积极方面作出了各自的阐述.主要呈现出以下看法: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明显,参与效能感不强;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敏感度和对社会关注度较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积极、健康;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与实际参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但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比较积极、健康,等等.

(二)信念性与利益性并存

信念性参与是指为实现某种理想、原则而参与政治活动的实践;利益性参与是指为获得某种利益而参与政治活动的实践.作为既具有民族情节、爱国情怀又具有务实性的大学生,应该说这两种政治参与方式在其身上并存.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当代大学生信念性与利益性参与并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动机的信念性、服从性和功利性并存;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信念性与利益性参与方式并存;等等.

(三)参与渠道丰富多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日渐增多,并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参政渠道,这就使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虽有一定的目标性参与,但基本上是手段化参与,并存在一定的非制度化参与;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以网络参与为主要参与方式;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还表现为性与理智性参与并存,其参与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大学生对其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的认知严重缺失.

总之,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特点的论述上,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不管是参与意识方面的积极和冷漠,还是功利性与信念性的并存,或是参与渠道的多样化,都与大学生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知行偏差”密切相关,而学界在对“知行偏差”的运用上,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却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与实际参与行动不能很好地统一,也就是说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但在实际参与行为上却存在偏差,知行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虽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实际参与的较少.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参与政治,表达自己对政治事件或政治形势的见解,但由于无法或很难付诸调查和研究,导致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盲区.所以,目前的研究还是多局限于制度化的形式,还应该相对多关注一些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行为,以此求得政治参与的渠道畅通和全面发展.对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界定有助于学界更好地认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特点.

三、参与主体的分类

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或活动,参与主体是其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政治参与主体来说,以其是否具有政治能力和是否具有政治行为,并因其政治参与的因素和动力不同,参与主体一般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而笔者在对材料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政治参与漠不关心,虽然也会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但其参与的动力或者是为了学校或班级组织,或者是出于从众心理,从而参与主体在参与政治活动时明显表现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区别.

(一)主动参与

主动是指自己能够作出选择,不受别人支配,或者说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主动政治参与就是大学生自主地选择参与某些政治活动,是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行为.学界关于主动政治参与有不同的论述:主动政治参与包括讨论政治、参加公益性社会活动和网络参与等;大学生主动政治参与包括加入党团组织、参与社会团体和青年组织、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女大学生主动政治参与包括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讨论政治问题、游行和网络政治参与等.

(二)被动参与

被动是指受外力影响推动而行动.大学生被动政治参与是指发动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是大学生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和学校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活动的行为.关于大学生被动政治参与的论述,学界有不同的阐述.被动政治参与包括政治学习和参与党团组织;女大学生被动政治参与包括参加党团组织和参加社会政治团体;被动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加入政党或政治类社团、参加政治类实践活动、投身政治生涯三大类;大学生被动政治参与包括加入政党和政治性社团;大学生被动政治参与包括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政治、加入政党和政治性社团、参加政治社会实践、组织和参与基层管理,等等.

事实上,政治参与主体具体类型的划分,是以大学生是否具有政治行为能力和是否以政治作为为准则,并考查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动因来决定,也就是说根据这些因素,政治参与主体的具体类型可划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事实上,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为标准,还可以将政治参与划分为多种类型.但这尚需学界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也需要对相关因素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

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方式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动方式是政治参与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丰富多彩,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突出表现为传统参与方式和新型参与方式.

(一)传统参与方式

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一定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制度等社会因素,或者说是世代相传的,旧有的.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是高校大学生一直以来政治参与中所采用的.在关于传统参与方式的论述上,学界也有不同的阐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政治、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和政治接触;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加入党团组织、参与社会团体和青年组织.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结社活动、政治选举和主动接触;大学生具体的政治参与方式包括:和选举、参与社会政治团体、主动接触、大众传媒、游行和参与党团组织;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包括:政治学习、和选举、参加党团组织等;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政治、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和政治接触;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和选举、加人政团和政治性社团、主动接触;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加入政治党或政治性社团、参加政治社会实践、和选举等.

(二)新型参与方式

新型,一般指新的类型.新型政治参与方式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对政治参与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关于新型政治参与方式的论述,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应包括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应包括网络传媒;大学生政治参与还包括网络参政;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还包括网络参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政治和签名活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手机与网络参与和沙龙参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网络参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网络政治参与,即通过网络传媒、网民参与的方式引发网络舆论来参与政治.


可见,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学生”地位,决定了生活和学习多数局限在校园环境内,与外部社会联系较少,他们在实际政治参与过程中,其参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然而,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选举、加入党团组织,以及政治接触等为主的传统方式,仍然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大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些手段,积极参加班级集体和政治社团等活动.而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则以网络参政为主.大学生通过论坛、贴吧及电子等方式发表政治言论、表明政治观点,这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参与渠道,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所以,也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势在必行,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由以上分析和综述可以得知,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趋于有序化、理性化,是良性发展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可否定,仍有少数大学生政治参与趋于功利化、不均衡化,在实际政治参与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而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状况的把握,与学者对概念的理解、参与主体的选择、运用的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在其“专业”中的定位上,也多不一致.所以,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也要看其主体的具体研究.而大学生政治参与效果的不明显,以及大学生政治参与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在理论层面上呼唤着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这将是完善政治参与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继英,当前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及其素质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罗志,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J],高教探索,2003,(2)

[4]孙继虎,刘军奎,藏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机器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5]刘洪玲,当代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余婷婷,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性解读[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武永乐,赵广华,大学生政治参与及其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8]刘芳,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看高校德育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

[9]于鸿飞,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以新疆大学700名本科生为例[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权静,中国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基于对西安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责任编辑:陈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