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66年上海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01 浏览:82512

[摘 要]1949年至1966年,上海市委根据总体部署,结合解放初期上海建设的实际形势,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系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党员干部进行以政策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和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为顺利完成解放初期上海的各项建设任务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也为今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1949年至1966年;上海;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D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1)11-0012-0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百废待兴,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党要领导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特别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基于此,1949年至1966年,上海市委根据总体部署,结合解放初期上海建设的实际形势,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系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党员干部进行以政策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为顺利完成解放初期上海的各项建设任务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也为今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借鉴.


一、1949年至1966年上海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

(一)政策教育

这主要是指解放初期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的接管上海的政策教育.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党高度重视上海的接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对各方面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1949年5月初,5000名接管干部相继抵达江苏丹阳.在华东局的组织下,他们认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有关城市工作的指示,学习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指示以及接管沈阳、天津、北平等城市的经验,按照陈毅入城纪律报告的要求,进行入城纪律演习.入城政策和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为接管上海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949年6月,上海市委党校成立.自7月开始,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上海市委党校分三期对原地下党支部委员以上的骨干和接管上海的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学习形势、任务、政策以及党的建设等问题,前后训练党员两千多人.这些党员受训后,大部分成为各单位骨干及提拔干部的后备力量.这一时期,各区区委也分别举办夜党校轮训干部,全市8000余名党员,有90%经过各级党校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解放初期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开展的政策教育,使党员干部弄通了如何运用政策,锻炼了党性,增强了执政能力,最终粉碎了敌对势力“治理不了上海”,“在上海,维持不了三个月”的谣言.

(二)思想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党始终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指出:加强理论教育是为了克服党内在学习问题上存在着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危险倾向;理论学习应当循序渐进,分学习政治常识、理论常识,以及马恩列斯的理论著作和的理论著作三个层级;解决理论教员问题是主要关键;提高党的理论水平的主要责任是在党的高级干部身上,这些精神成为这一时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主旨.

根据精神,上海对理论学习提出具体办法和严格要求.按照干部的文化程度和理论基础,编为高级组、中级组和初级组.高级组一般是有独立研究能力的老干部,着重理论的提高,以自修为主,有计划地学习规定的理论书籍,如《中国革命与中国》、《联共(布)党史》、斯大林《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社会发展史》等.中级组的文化程度相当于高小毕业、缺乏初步的理论基础,着重学习政策与补上理论书籍,采取自修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初级组往往是新干部和留用人员,着重思想改造与政策教育,采取逐章逐节讲解的方式.为保证质量,对学习的组织领导、时间、检查与考试等都做出规定.

1953年,全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在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同时,号召全党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建设著作,上海党内形成系统学习理论的热潮.每周有两个半天为全市各级干部的理论学习日,初级组开始学习经济建设常识读本.1955年,进一步规定原来的高级组学哲学,中级组学政治经济学,初级组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讲座》.1956年,实行时事形势报告员制度,针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国际形势问题,由市委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作讲演,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与此同时,市委要求“把干部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调出来学习经济建设理论,打开眼界,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上海市委党校从第6期训练班开始,组织学员系统学习理论,向正规党校过渡.从1953年6月至1957年6月,市委党校举办五期培训班,每期学制6至8个月,对全市正副科长级党员干部2524人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教育.

在对理论学习的总体部署中,上海市委重点抓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高级干部学习理论.到1952年12月,全市有近400名高级干部参加理论学习.从1955年8月开始,分期开办局级以上干部自修班,使这些高级党员干部轮流离开工作岗位2至3个月,集中起来自修马列主义理论.二是培养骨干教员.如,1956年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业余政治学校师资训练班.1959年2月,原市委初级党校和第三中级党校合并而成新的市委党校成立.之后,进一步推进了培训教员的力度,通过举办7期培训班,培训理论教员和宣传干部500多人.此外,市委党校还以讲座形式,对全市机关、工厂3400多名干部和理论宣传干部进行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辅导.

党的八大以后,党的干部政策从原来大批迅速地提升干部职务转变为“稳定干部职务、提高干部能力”,通过轮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领导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这一时期,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发展速度,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严重的失误和曲折,为帮助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党性,做出《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提出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轮训,着重解决党的建设和党的生活中存在着的问题.上海贯彻的整体情况是:高级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举办的轮训班;各个基层单位采取业余时间集中上党课的办法,每两至三周上课一次,(按支部)分散讨论;采取举办训练班和讲座、组织集体备课等形式培训支部教员.

到1963年4月,在列入轮训干部规划的49468人中,有90.8%参加了轮训.在此期间,根据重新教育党员的精神,1962年对没有列入干部轮训范围的党员,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先是分批进行短期脱产训练,然后转入经常的党课教育,全市有近26万党员参加了训练,占应训党员总数的95.7%.通过大规模的轮训和训练,一般的党员干部懂得了一些党的基本知识和道理,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一定提高.高级干部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

(三)文化教育

针对建国初期干部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的情况,上海各级党组织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干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要求“凡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其文化程度在高小毕业以下者,均以学习文化为主.”“所有干部都须学习业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门课,程度低的参加扫盲班,能够识文断字的参加机关业余文化学校,高小毕业满足一定条件的由组织选送进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后,市政府文化委员会设立干部文化教育处.市委党校开设工农干部文化班,分初中班和高小班,招收市、区党政机关文化程度初小以下、科级以上党员干部.

1956年秋季,上海成立了干部文化学校,分批吸收有培养前途的工农干部和科级以上干部,通过一年或一年半的学习,使其学历水平达到初中毕业.1960年初,根据市委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制造高精密尖产品的基地之一和科技研究中心之一、要在8年内培养70万科技干部的指示精神,上海进一步加大职工业余教育的力度.同时,更加重视有生产实践经验干部的培训,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半工半读班、业余中专以及职工业余学校中的技术班和中专班等途径,提高干部指导生产的能力.1960年4月,上海成立业余大学,采取半工半读方式,吸收5年以上工龄、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干部入学,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掌握现代科技的管理干部.此外,市委党校还专门开办科技干部轮训班.

通过大量的有计划的学习培训,全市干部的文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到1964年在初中以下的比例下降到37%.

二、经验与启示

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是一项教育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上海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框架,有效提高了解放初期党员干部的理论、文化和业务水平.这不仅为上海建设提供了队伍保障,也对今天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启示.

坚持政治性是根本

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姓“党”,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的根本特点.由此出发,一要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充分把握中心工作重点环节的需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上海解放前后的政策教育,就是对干部进上海的一次充分“预习”,使干部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顺利完成接管和解放初期的各项工作打下重要基础.刘晓(时任市委第二书记兼党校校长)对党校培训与上海中心工作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概括:“从党校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上海工作发展的过程.如第1期主要是学习政策,做好接管工作;第2期主要是学习群众工作政策,做好群众工作;第3期主要是为了提高基层组织,加强支部工作;第4期的前半期是镇压反革命政策的学习和实际斗争,后半期学习整党,准备出去作为整党骨干;以上这样一个过程很清楚地看到,我们在全上海,将群众组织起来了.”二要注重理论教育.建国初期的理论教育和政治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来使党员干部能够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事物,克服经验主义倾向,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能力;二来使党员干部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的观念,学会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来进行工作.理论教育要与实际相结合,解决思想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忌形式主义.当时理论学习的气氛很浓,探讨理论的气氛也很浓,比如在市委党校某期轮训班中,围绕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就“辛辛苦苦埋头苦干是否算树立了不断革命思想?”“为什么对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肯定它,又要否定它?”等问题展开专题辩论.凡是专题辩论开展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比较显著.

分层分类实施是抓手

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在坚持政治性的同时,也要遵循教育培训的一般规律,遵循干部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干部的个人需求和自主选择.所谓分层,就是要根据党员干部不同的能力水平,确定适合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既不能失之无味,也不能拔苗助长.所谓分类,就是要处理好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关系,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建国初分小组培训党员干部的方法,就是根据干部的文化水平、理论水平和理论需要、以及学习条件进行的分类组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教育培训观念.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学历壁垒已渐渐消失,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综合统筹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凸显,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结合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的需求,设计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方案,既发挥组织的引导性、教育性,又体现个人的自主性、选择性.

培养骨干教员是关键

合格的教育者是培养好被教育者的前提.上海这17年中,骨干教员除一般意义上的党校教师外,还有各委办局的专职理论教员、高校政治教师等.市委党校多次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宣传教育的干部,在整风、整党之前,都举办了培养骨干的专门培训班.针对建国初期缺少教员的突出问题,还要求部分高级组的干部担当下级组员的教员.当前,有些干部教育培训缺乏有效性,根本问题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一方面不仅是党校,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确有条件的都可以纳入骨干教员培养的规划中,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大师资库;另一方面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应重视加强对这部分人的培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