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13 浏览:13613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的择业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力求对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找出一些对策.

【关 键 词】就业;心理;表现;调适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校扩招工作的开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大众化也接踵而至.大学生在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挫折和冲突,导致其产生了诸如焦虑、恐惧、攀比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诱因及调试方法进行探讨,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不好或是准备不足,经过数次努力仍不能得到心仪单位的青睐,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竞争的失败,容易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多见于专业冷门、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同学.

(二)盲目心理

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独立性不强,并且缺少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就业,不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范围、文凭学历、兴趣爱好、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情况,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这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陷入盲目从众的境地.

(三)逃避心理

大学毕业生逃避心理往往不被察觉和承认,但却是大学生求职的“影子”杀手.部分大学生就业时,对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没有信心,不敢去寻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盲目地涌向公务员、文秘、销售人员等看似专业对口程度要求较低的岗位.

(四)攀比心理

学生往往认为,条件相当的人,找到的工作应该是相当的.而对“条件”和“就业质量”的评价,却往往人云亦云,缺乏客观、理性的标准.一旦发现其他同学找到的工作比自己的更“理想”,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不平衡.

(五)“求稳”心理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批企业倒闭,生存下来的企业也往往通过裁员和降薪来减少危机的冲击.这一事件也给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对于进入私企、外企或是个人创业.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诸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稳定”且有收入保障的单位.

(六)自负心理

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评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筹,不切实际地自我欣赏.这种心理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不断对单位和岗位挑挑拣拣,导致判断偏差,坐失良机.

(七)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多见于在就业中处于弱势的女生、农村学生或性格内向、体貌欠佳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过低地评价自己,无限放大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缺乏参与就业竞争的勇气.

(八)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求职技能上,也很少积极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和自我推荐.而是消极地等(单位上门)、靠(学校推荐)、托(亲友关系),坐等天上掉馅饼.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学校入手,加强就业体制建设

1 抓好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关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态势,引导毕业生关注偏远城市、关注西部地区、关注冷门职业.

2 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机制,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变毕业生就业导向为在校生人生规划导向.使职业规划成为贯穿大学生一生的理念.


3 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关键期.必须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使心理咨询工作和就业工作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焦虑,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