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的应用效果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16 浏览:9973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菌消炎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生理职能(67.46±11.23)、生理功能(65.78±10.96)、身体疼痛(68.21±9.89)、总体健康(76.98±8.22)、活力(71.90±12.31)、情感职能(80.24±10.16)、精神健康(77.53±11.20)、社会功能(77.89±10.24)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效果,进而改善生存质量.

关 键 词:慢性盆腔炎;全程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慢性盆腔炎是近年来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彻底治愈或因患庭、事业等均造成不良影响[1].我院对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31.8±5.4)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5±0.9)年.均符合第七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临床均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等症状,且患者在房事后及经期前后症状均明显加重.其中存在人工流产史的患者84例,存在生育史的患者38例.给予彩超检查,显示存在盆腔积液51例,附件炎包块36例,输卵管积水3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下治疗方法: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口服,2w为1疗程,同时给予妇康消炎栓直肠用药,3w为1疗程,并采用微波对腹腔及盆腔进行照射治疗,30min/次,1次/d,2w为1疗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如入院宣教,定期观察病情及按医嘱给药等.

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即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针对慢性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讲解,并指导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加强与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协助患者树立信心;指导患者避免疲劳、注意休息,并指导其食用清淡食物;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出现口腔、等部位真菌感染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告知患者临床用药、微波治疗的必要性、相关治疗方法及目的,并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2].

1.3疗效评价标准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①痊愈:无阳性体征,自觉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子宫及双附件均未存在压痛,但仍然存在子宫固定及双附件增厚,患者自觉症状消失;③有效:子宫及双附件仍然存在深压痛,且子宫固定,双附件存在增粗增厚,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3].采用健康测量量表(-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生存质量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导致女性发生混合感染而致,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可引起炎症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炎约占妇科炎症发病率的35%左右.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针对病原菌种类给予广谱抗炎药物,但由于慢性盆腔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会导致盆腔炎性粘连,同时造成纤维化,引起局部血流受阻,若仅采用抗炎药物治疗无法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导致疗效不佳.微波治疗能够加强组织吸收,减弱穿透,且定位准确、产热均匀,能够有效改善盆腔组织局部血运情况,促进治疗疗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中要求护理工作应当"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慢性盆腔炎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当突出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全程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即在确保日常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关怀及温暖,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4].

本文研究表明,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显示出积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