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编》背后的落寞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07 浏览:14716

一部历时二十五载,由国家级科研构和档案馆联手打造,多家出版社先后参与,累计出版31卷3500余万字的经济史权威资料选编等相信读完前两篇文章,读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这项工程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可是这些认识往往是片面的.聚光下的《选编》工程集太多美好于一身,然而光环背后辛酸的落寞,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选编》工程遭遇外热内冷

随着《选编》的陆续问世出版,在国内国史、党史、经济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促生了一批有创见的研究成果,甚至受到了国外相关研究构的高度关注.这话不检测.可是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档案界呢在学界看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德无量”叫好声一片的大好事,到了档案界却反应平平,甚至很多档案部门的同志都不知道档案馆曾花大力气做过这样一件好事.为什么有必要让档案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呢原因很简单.收、管、用,是档案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编研是提供利用的一种常见方式,但是目前档案馆的编研工作不尽如人意:有的是面子工程,只考虑领导爱不爱看,不管档案使用者欢迎不欢迎;有的高唱“阳春白雪”,不管“下里巴人’能不能读得懂,使本来人气就不高的档案馆显得更加不易接近.再反观《选编》丛书,它的编写初衷是为祖国经济建设怎么写作,编研模式走的是1+1>2的联合编研之路,编研队伍由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构成,编研过程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细化操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界对《选编》的普遍评价是“集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身”.在社会风气日益浮躁、趋近功利化的当下,不能不说身边还有这样一部活生生的范本值得学习,我们是幸运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是否真的也该静下心,认真思索一下档案的编研之路该如何往下走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若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真正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八小时之内把本职工作做足,八小时之外对时下的热点问题给予一些关注,寻找档案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也不是难事,《选编》工程的诞生不就是缘于档案工作者与利用者的随意交谈吗不管怎样,《选编》工程还算推出了一部分人和一批科研成果,但更加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档案界也能乘势而上,有所作为.

编研之路还能走多远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选编》丛书从1989年出版第一卷至今,先后更换了7家出版社.如此众多的东家来“捧场”,不是竞相逐利来分一杯羹,而是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实属不易.《选编》(1949-1952)共计12卷,先后由5家出版社分别集结出版,其中有6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出版单位接下的硬任务.在出版经费极其紧张、补贴政策不够完善的那个年代,第一套《选编》丛书就是这样艰难问世的.在与众多出版社洽谈后续的出版事宜时,辛劳的编研人员失望地发现,在延续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和获取最大化利益之间,天平终究很难向我们这一端倾斜.

如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选编》丛书给予了适度的补贴,新近问世的《选编》(1958-1965)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统一集结出版.但是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出版任何一部编研成果,恐怕都会面临诸如此类的尴尬境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主动出击,在编研和出版的商业化博弈中取得一席之位,勿使编研成果胎死腹中,是我们难以规避的一个难题.

纵观近些年国内学术界急功近利的学风以及档案馆在编研领域举步维艰的窘境,我们愈发感到像《选编》一样有意义、有作为的工程恐怕会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档案资源的浪费、学术界的悲哀.《选编》开创了经济领域档案编研巨著的先河,在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还有太多沉睡中等待我们唤醒的档案资料,是否也可以让它们为国家、为社会,甚至为某一团体发挥潜在的价值呢

出版补贴政策我们左右不了,学术界的不实之风我们也改变不了,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除了找准选题,找对合作伙伴之外,万万不能忽视人的作用.编辑《选编》这样一部巨著,比任何一部其他编研工程都牵扯时间和精力,而且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编研期间社科院的同志们放弃了多少个人著述、深造的会自不必说,档案馆又有多少默默无名的业务人员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库房,查阅了数以亿记的档案资料,而最终获得的回报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等虽说我们是在为祖国做一项崇高的事业,但是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变化中的社会,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替他们考虑,试问忽视了人的作用,25年前青灯黄卷的干劲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还能残存多少


虽然阻力不小,对于即将启动的《选编》(1966-1976),我们依然翘首企盼――毕竟《选编》工程之于党和国家的资政育人、之于学术界的治学科研、之于档案馆编研业务的有益探索等太多方面,都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伟业.而我们也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优秀工程不断涌现出来,载着档案工作者的满腔热忱,将这项崇高的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