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课程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58 浏览:14573

摘 要 :对高中物理《碰撞》一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自主探究和体验,加强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并能对掌握的物理规律进行不同层次的拓展和应用.

关 键 词 :碰撞;弹性;非弹性;完全非弹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0(S)-0076-5

1.教学背景分析

1.1 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标要求:了解不同种类的碰撞,会应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设计在学生仔细观察课堂演示实验和演示视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碰撞特点、了解碰撞的分类,探究不同碰撞中的物理规律.运用已掌握的动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分析一维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通过探讨几种特殊情况的碰撞,结合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碰撞这一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首先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两条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现象,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其次加强学生对物理图像的构建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究热情,拓宽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2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主要是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碰撞中的不变量、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水平上,设置了更高要求的第二学习水平,能够对理论本质进行进一步的体会和应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在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进一步的提升.

1.3 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内容的设计是从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角度考虑的.碰撞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最基本内容的应用,研究碰撞问题可以在典型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复习这些基本内容.通过回顾第1节的实验,提出了弹性碰撞的概念,进而提出非弹性碰撞的概念.通过栏目“思考与讨论”,进行理论推导,解释了第1节的实验.

1.4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初步形成了碰撞的概念.同时也建立了动量的概念,具备了简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节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利用演示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创造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一步通过提问、讨论、演示实验验证的方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教学目标(表1)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2)弹性碰撞的特点和应用.

(3)对生活中碰撞问题的理解.

4.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采取“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教师点评——得出结论——应用举例——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5.教学设计思路

课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探究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从牛顿摆演示实验人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教学内容“碰撞”:通过观看碰撞短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碰撞主体中总结碰撞的共性,得出碰撞概念、特点,并从能量角度对碰撞进行分类和解释.探索讨论其中的物理规律.进而让学生运用已有物理知识.预测两小球碰撞后的速度,通过数学求解和实验验证,探讨几种特殊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继而运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碰撞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第二部分为知识的迁移运用,主要通过课后调研、阅读和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碰撞现象——散射.以及中子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思路,并认识碰撞知识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教学过程(表2)

7.学习效果评价

注重创设多层次和弹性的物理探究情境,课堂内容贯穿实验——分析——验证——应用——总结的主线,将教师提问引导和学生交流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按照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认知、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课堂注重教学反馈,反馈情况是各教学环节是否有效的判据,针对反馈情况,需要教师做出评价和教学调整.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在落实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调整课堂的知识点容量和难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