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43 浏览:130861

摘 要: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校本教研?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积极变革教学,领会新课程改革下校本教研的精神.

关 键 词 :新课程;校本教研;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95-01

一、如何理解“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制度.具体来说,“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

二、理解“校本教研”的特征

人们对“校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它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3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三、理解“校本教研”的任务

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帮助学校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协助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将学校办成一个“保证基础、发展个性、不断创新、科研兴校”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研究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开发.

研究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指导课题实验.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成长.

“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是要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它与以往教研最大的不同是教研的出发点不同,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三个转移.

1.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

2.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

3.由以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

四、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1.教师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面对新课程,时代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总结我们现有的教学工作,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哪些做法需要改进才符合课改精神?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谈不上与时俱进.这个认真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研究过程.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们通过反思,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

通过反思,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和关心学生;

通过反思,提高课改实践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通过反思, 使日常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

2.同伴合作交流是校本教研的灵魂

我们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以往管理者更多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的专业切磋互助与合作,以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就有两种思想.”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

五、理解开展“校本教研”的意义

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构建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是深化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校本教研在先进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这种沟通一方面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

第二、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三,创设了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成为了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