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普通加工》课程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86 浏览:17179

摘 要:在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前提下,结合《机械零件普通加工》课程的改革实践,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教学环境设计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57-01

《机械零件普通加工》课程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以《普通车工实训》、《普通铣工实训》课程为基础,通过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分析,采用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形式,开发出来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课程内容以普通车削和普通铣削加工中的典型零件(加工难度为苏州市劳动局颁布的初级工标准)的加工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

1.课程设计思路

课题组成员通过市场调研和举办企业、行业专家访谈会等形式确定了课程的开发思路:即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引入“任务驱动”的理念,将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教学章节”的模式转变成“基于企业真实零件加工过程设置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的新模式,重构教学体系.课程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理论知识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同时兼顾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学环节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普通车削和铣削加工中典型加工项目(如车削加工中的外圆车削、镗孔、螺纹车削等)的基本训练和企业实际产品 “食品输送机传输轴部件”中的典型零件的加工组成教学单元,设计开发了6个学习情境,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又安排了一个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环节.这种课程内容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以单一零件为教学载体的项目化教学的局限性(注:有些项目化课程往往采用单一零件作为教学载体,由于零件在形状、精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容易出现学生只会分析、加工该零件,换了其他零件就不会分析和加工的情况).教学内容组织上,将 “机制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刀夹具技术”、“机床维护与保养”等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教学单元中,教学目标明确,指向性强,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指导实践、怎么写作于实践的问题.教学中采用与生产工艺同样的递进式工作流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做合一”.课程内容见表1.


3.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所培养的应是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教育应以能力评价作为本位.《机械零件普通加工》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上采取过程评价与理论、实操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设计有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创新成果汇报+创新零件评比等考核环节.过程评价安排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项目)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参与程度与表现情况,考核由授课教师和学生(分组)共同参与完成.考核评分见表2.

学生最终成绩等于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考核成绩×30%+期末试卷考核成绩×30%+创新实践成绩×10%

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方法,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又兼顾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团队合作、项目参与度、设备清洁保养等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考核,全面考评了学生学习效果.

4.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遵循以“车间”代替“教室”、以“工位”代替“座位”的改革思路,将整个教学区域分化成理论教学区、小组讨论区、现场教学区、技能训练区、工具间(材料毛坯、工、量具领取室)5个区域.每个教学区均按教学需要配备有投影仪、供学生拆装实验用机床、工具书等教学设备和资料,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实习与实训、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教学综合体.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按照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制定了管理工作流程,实施现场定置管理与看板管理,在实训中还有意识的模拟企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给学生灌输效率和质量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全仿真、最大化学习和实践效果,使学生能在真正意义上体验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的管理,实现零距离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