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现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80 浏览:130527

摘 要:现代学前教育存在着科学主义的取向、教育不公、课程评价不公等问题.教育理想是教育主体自身超越性的真实体现,当前重提教育理想,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步入新的境界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教育理想学前教育科学主义教育公平课程

教育活动是一种规律性的活动,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主观追求,因而教育活动又是一种价值性的活动.因而,教育活动的展开,不仅要受制于客观现实,更是预设了人们观念性的“需要”或者是价值趋向.这种观念性的“需要”或是价值趋向充分表征为教育理想,它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要动力.

一、什么是教育理想

1.教育理想概念的界定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现,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趋向为依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观念系统,包含着人们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等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首先,教育理想是教育对教育中的人与社会“未来现实”的美好设计与想象,它侧重于教育对社会或人的存在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及作用,它制约着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育组织管理的取向,它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其次,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自身的需要,通过想象而确立的教育的价值目标.它要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依据.第,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自己所赞同的教育价值而选择教育的结果,它体现的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所以,教育理想包含着教育的价值,它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2.教百理想的特征

第一,教育理想的超前性.作为对客观现实可能性的反映,理想当然是一种认识,但理想这种反映具有超前性,从而构成主体在实践努力的方向.教育理想亦是如此.教育理想是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映,但是教育理想又不是对教育现实的简单摹写和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作为人们的超前性认识,教育理想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历史或现实,而是教育的未来,而人们对未来的建构总是要立足于现实.理想对现实的超越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的隔绝,相反,其目的恰恰是立足于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去提升现实.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教育理想的建构应注意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成分.

第二,教育理想的批判性.作为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教育理想不仅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性、反思性的反映,教育理想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教育现实的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其之所以如此,在于既有的教育现实不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理想对教育现实的批判,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全盘抛弃或否定,不是不负责任的历史虚无主义,而是立足于发展着的社会需要而对于教育现实的一种积极性的批判和扬弃.它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检测丑恶的东西加以贬抑和排斥,另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真善美的东西加以确认和发扬.

第三,教育理想的导向性.教育理想包含着人们对教育未来的预测和预见,其预测和预见的目的是要以“未来”来规范和导向现实中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教育理想是人们对应然状态的价值追求,这种“应然”超越于人、社会及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的制约,比“现有”形态更规范、更合理、更完善,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进一步活动的取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教育理想作为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规律的观念系统,体现了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应然的价值追求,它可以引导教育实践向合目的合规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现实,使教育不断地趋向于真、善、美.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

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是以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其主要基础的.在教育史上,从赫尔巴特、第斯多惠、乌申斯基到实验教育学创始人拉伊和梅伊曼等等,都把心理学看成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研究界风行教育实验和心理测验,教育学日渐成为心理学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而学前教育学则成为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

2、学前教育的民营化改革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在学前教育领域引入社会民间资本,推进学前教育的“民营化”,这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形成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私立幼儿园纷纷出现,一些公立幼儿园也在一夜之间转制为私立幼儿园、贵族幼儿园.

3.不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评价是对课程成效的宣判,但是幼儿同课程评价对幼儿园老师来讲很难操作和实施.例如,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强调幼儿发展,将幼儿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幼儿同工作的重要指标,要求通过幼儿园教育达成幼儿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指标.而幼儿的发展并不全然归因于教育,更不全然归因于幼儿园教育.

三、教育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现

首先,科学主义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加以不适当地推广和转换,将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搬用并用以规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不合适的.学前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并非科学主义的研究能够解决的,学前教育迫切需要的是从学前教育现场问题出发的生态研究.学前教育的变革者也不应始终坚持以“理想化”的状态为标准,强行规范和改造“不理想”的状态的幼儿园及课程.

其次,学前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逐渐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人园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公平性要得到实现与强化,最关键的还在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建、多建公办幼儿园,平衡各幼儿园间的师资与设施配置.同时,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制订应与公众普遍收入相适应的程度,能让大多数孩子进入条件相差不大而又能保证教育质量且收费相对低廉的公办幼儿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

再者,美国著名教育评鉴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史塔佛宾(Stuflfebeam)有一句名言:“评价的目的在于追求改进,而不在于证明什么.”“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将重点从“证明”转向“改进”.

总之,教育是趋向完美的事业,教育理想是人们对教育完美状态的最终表达.教育者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步入新的境界.